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於10月23日舉辦「烈風光影 廟街文化走廊——中正大學35週年校慶系列照片展」展出中正大學建設時期的老照片,並由中正大學新任校長蔡少正與民雄鄉鄉長林于玲進行揭幕及慶賀儀式。 廟街文化走廊為2023年,中正大學與民雄鄉... |
本次配合中正大學35週年校慶,進行相關內容之展示,展出建校初期,中正大學及周邊的樣貌。特別邀請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及民雄鄉鄉長林于玲舉行慶祝儀式,也邀請建校時期的老職員,共同回憶中正大學件事時期的過程及相關經歷。
|
這次烈風講堂的講者,是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的夥伴—阿輝。主持人佳晉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認識一位阿輝。協會裡的阿輝,白天是送信的郵差,下班後是做包場電影,將電影票送至不同售票點的熱血影迷。
|
醫院中階主管、醫療工會幹部,看起來十分矛盾、拉扯的兩個位置,也讓人更好奇同時趙麟宇醫師為何會投入到工會的工作中。這次講堂,趙醫師分享了自己為什麼會投入工會行動,並從當前醫護人員的勞動問題,帶出醫護人員工作環境與病患醫療處境之間的關係。
|
重構大學路自2018年的「護樹運動」以後,2019年開始與民雄鄉豐收社區發展協會連年辦理芒果節,透過關注老樹,從中認識殖民的歷史、交通與道路的工程議題、民眾的生活史等等。
|
透過社區參與,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聯結,減少孤獨以解決健康有關的社會因素,來緩和醫療服務資源供不應求的問題。
|
陳昭宏說小鄉在各個社區做的不是輔導、不是翻轉、不是拯救,而是相互需要、彼此幫助,若要達到平衡,必須互相檢視需求。
|
他將話語權交給社區,讓社區自行決定想講什麼、要講什麼,透過展演及講述的過程,社區民眾能清楚地認識自己,並反過來透過「記錄」這件事重新學習有關這片土地的事情。
|
民眾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把社區營造、經營的過程轉換成有內容且富特色的社會企業,打造屬於自己的公民品牌,為社區帶來希望及夢想,不只要行銷產品,更要行銷地方,一切建立在地方認同、傳統文化、環境景觀上的體驗都是從生活出發的。
|
「我覺得做社區營造就是要喜樂、要有幸福感,如果做到後面,大家覺得很憂心忡忡或者是滿面愁容我覺得那就是方法弄錯了。」一開場,吳盈慧徑直站上台,以她從事20年社造工作的心得總結為開頭。
|
嘉義縣民雄鄉的在地著名作家鄭順聰,將嘉義民雄比擬作生活的博物館,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接著,他從方音差、地方音、地號名以及話母四個角度,分析「打貓腔」台語的特殊之處。
|
綠交通研究社曾德平社長以及嘉義縣建設處道路工程科何宜忠科長,以「上路修行:我的民雄通行日誌」為題,和大家討論民雄的交通規劃與願景,也透過官方視角看政府單位在交通上做了哪些努力。
...
|
民雄鄉公所與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共同策劃「烈風光影 廟街文化走廊」老照片展,於11月8日舉辦開幕記者會。
|
本場烈風講堂首度促成台語片《等你一年過一年》重回劇情起源地—民雄放映,並剖析該片特色、介紹導演梁哲夫的生平故事,與現存的報紙廣告、出版品等。
|
城鄉風貌是人們從古至今一一抽絲剝繭、不斷累積的成果,也是建築物和一個地方產生關係、互動、相互影響後的連結。民雄市場、民雄農會倉庫群、國家廣播文物館……都是民雄在漫長歷史中留下的重要資產。 |
從小生活在豐收村裡的村民,在文化節中不只擔任導覽老師,更自掏腰包送出千元的租屋抵用券,鼓勵在村內租屋的學生,多認識社區、參與社區事務。
|
大士爺祭典法師、紙紮神像工藝家——黃瑞村;與大士爺祭典竹轎製作人、竹藝工藝家——林能坤老師,帶領大家進入熱鬧非凡的大士爺祭典中,罕為人知的技藝場。
|
而陳聯薰的作品,正是一個民雄人眼光中的台灣,他拍人也拍物,從民雄車禍、水災和農工業生產模式的照片,「沒有什麼例子可以看到業餘攝影師可以拍出同樣的題材。而這場展覽提醒我們,可能在台灣的某處,同樣存有這樣珍貴的攝影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