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福興村-廣興宮沿革誌

發布日期 : 2025-05-20

福興村舊名牛稠溪,廣興宮是牛稠溪村民的信仰中心,供奉的主神是玄天上帝,千秋日是農曆三月三日。

廣興宮玄天上帝,約三百年前,居住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菜腳鄉水口社一信者張太保,共奉一尊黑面玄天上帝,晨昏虔誠敬拜,張太保平常意欲來台謀生,遂達願望,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七月十五日,帶上帝公由安平港登陸,先在台南府城住幾天,然後向北步行至諸羅縣打貓南堡(今之民雄)牛稠溪莊,適過中午,天氣炎熱,在張國禎公廳後面有棵大樹,樹下納涼,清風吹來,不知不覺放下帝爺金身睡入夢境,忽聞上帝公指點:「欲在此永駐救世」的神意,張太保醒後,半信半疑,當即憑信杯求真,連三聖杯永駐於此,然後用土角簡單蓋廟宇,將金身供奉於此,受萬人朝拜,這是廣興宮的緣起。

廣興宮

咸豐六年,諸羅縣老爺白大人身染重病,請示本宮玄天上帝公甚藥,並用一百間病房插香,乞求怯病,本村眾弟子非常擔憂,這次白大人的病如醫不痊癒,上帝公必定被斧去煎藥,上帝公神威顯赫,輦轎直接接入白大人房間,絲線過脈,一煎服用,漸漸痊癒,然後來本宮答謝一塊匾額:「至尊無對」,本宮香煙由此旺盛。

廣興宮

光緒三十二年,逢丙午大地震,廟宇倒塌,至宣統元年,張傳秀發起募銀重建廟宇,經年餘,廟宇完成,擇日舉行入火安座,名為「廣興宮」。

廣興宮

民國十一年管理人兼南角首事張國智,東角首事詹修,西角首事張水舟,北角首事熊天生等四人發起募金加以修建。民國三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昭和十六年),嘉義大地震廟宇受損,奈因當時日本政府推行皇民化,盡修廟宇,光復後,民國三十五年,第一屆村長張卿讚發起重修,民國六十五年,村長楊金露、本宮管理楊清林,盧靖卿再發起重建之議,招集二十二位委員共商進行重建募資基金,全面重建,於歲次丙辰年十一月十四日舉行入火安座,廟宇煥然一新,由於神威顯赫,傳揚遐邇,各地香客紛來進香,惟廟地狹宰,擴建無地,仍於民國七十七年八月,主任委員張松樹、常務監事張祐介及全體委員戮力,熱烈參與購置廟地,增建辦公大樓、鋰鼓樓、香客休息樓等,廟貌換發。

廣興宮

民國七十九年四月十三日,村長張金鐘率領信徒二十餘人,赴湖北省武當山進香,登山徒領,險阻艱難,遇氣流、飽驚險、幸賴上帝顯威,均能逢凶化吉,安然回鄉,於四月二十六日良辰安座謝土,恭維玄天上帝濟世救人、澤被萬民

廣興宮

根據本宮委員張顯銘所示:約三十年前,新竹竹南鎮保德宮起輦,尋找「廣興宮」,從海線沿大陸各村落,找到台南無所獲,回家後又約幾天,乩手又起輦,硬要找到廣興宮,信徒們只有整裝再出發,從山線的「大軍路」,縱貫線一直找,千辛萬難使由寄宿嘉義的台灣旅社,老闆穿針引線尋獲本宮廟,竹南寶德宮一夥人高興的浩浩盪盪往福興村廣安宮前進,來到福興村的大陸邊,乩手似乎有感應的直奔廣興宮的廟口,後面的信徒也追隨在後,不一回兒功夫,廣興宮前熱鬧滾滾,村民以為發生什麼事,都跑來一觀究竟,原來是上帝爺公靈感顯威,廣被萬民,而成了上帝爺公在村民心中傳為佳話。

廣興宮黃春榮寫於90年1月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