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大排發源於松山村,是一處自然湧泉的溝渠,流經新庄子、双福山、東泗湖、表演藝術中心,出接豐收大排,流入北港溪,清乾隆以前「河水」氾濫,東湖大排便開始整治,至今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俊雄」橋的落成,使得原來低漥的農地,排水更方便。
「俊雄」橋是由退休老師陳秀治出錢,嘉邑行善團代為整治翻新,長18公尺、寬8公尺,是行善團所完成的第四百四十一座的橋樑。橋體結構結實,一般建設的水泥是三千五百磅,而此座的水泥是五千磅,保證歷久彌新,橋墩兩旁題字:「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字樣,橋頭有小尊沙尼石像。
此橋為了紀念陳秀治的先生「俊雄」而命名,「俊雄」橋主要由文隆村通往洛陽神宮,橋樑年久失修,橋面低漥,時逢大雨水溝排水不易,常使農田浸泡水中,經由黃議員嘉寬向嘉邑行善團反應,因緣際會由陳秀治老師出前,嘉邑行善團企劃施工完成。洛陽神宮主任委員陳俊雄,與陳老師的先生洪俊雄同名,不瞭解的人以為此橋是以「陳俊雄」命名,實是陳老師為了紀念先夫而以洪「俊雄」命名。這種巧妙的因素,成了當地的佳話,也許冥冥之中即有所安排。
「俊雄」橋的落成使得前往洛陽神宮更便利,橋的落成典禮,洛陽神宮亦全面配合當日活動所有開銷,使活動更能順利圓滿。
六月十日星期五(農曆5月9日),艷陽高照,等到良辰吉時,鄉親紛紛聚集。
張縣長花冠帶著快樂入新厝的心情,用讚美的口吻說: 「俊雄」橋是用人生與美的心靈所建造的橋,留下的豐功偉業才能讓人所懷念。黃議員大談未來抱負,也把「俊雄」橋建造的來龍去脈說明,縣長室何秘書嘉恆也蒞臨指導,立委夫人廖素惠、陳秀治老師、嘉邑行善團團長林塗發、洛陽神宮主委陳俊雄、鄉民代表李榮華、戶政事務所許宏誠主任、世新電視台王連芳總裁與地方賢達等行上香儀式,祈求行橋平安,事事如意,然後舉行剪綵,來賓於橋面排成一列,紅色彩帶喜氣洋洋,每人各拿剪刀,主持人一聲令下,彩帶剪開,大家鼓掌歡呼,後縣長牽著陳老師的手,林塗發的手,大家手牽手一起過橋,「俊雄」橋正式啟用,爆聲隆隆響起,在歡呼聲中畫下美麗的句點。
黃春榮寫於10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