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筆記】民雄非典型農民組合

發布日期 : 2021-12-20

 

重構大學路計畫於2021年11月25日辦理「跨農業的方法與實踐。在民雄」研討會,本次活動除了大學老師的分享,也邀請非典型農民來現身說法,說明農民本身如何利用自身專長,跨至不同領域進行實踐,展現農民與農村的豐富面貌。

 

與談人:
翁寬併(西昌村有機稻農aka鐵馬阿公老頑童)
張智源(山中村小番茄農aka民雄青農聯誼會會長)
楊智凱 (教育部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 嘉義區協力師、拾蚯樂創辦人)
主持人:管中祥(重構大學路計畫主持人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時間:11/25(四)10:00-17:40
地點:中正大學藝文中心 藝文展覽室
文字紀錄:陳稚云、張睿恩
◎影片:https://youtu.be/6EnnyXyBEY8

鐵馬阿公的老頑童的有機之路
講者:翁寬併 (西昌村有機稻農aka鐵馬阿公老頑童)

有機稻農翁寬併,長年於台灣中油公司天然氣事業部服務,是一位工作堅持認真,且熱愛騎單車的老頑童。「會長米」品牌的出現,是取諧音「我的農田『會長米』」,以及受到同好「民雄打貓車隊」的鼓勵,於是進行稻米研發和改良。如今,會長米擁有了中興大學品質的認證,且目前持續跟家人一起經營臉書專頁「鐵馬阿公健康田~會長米」。

自然生態 VS 工程管理

有的人說有機作物的外觀會比較不佳,但他認為這是品質管理問題,翁寬併說,儘管自己收穫的米中有許多紅米,他還是會一個個挑出來,嚴格把關稻米的品質。此外,他也說明自己對於環保農業的想法。他認為,不用刻意拔除或驅趕田裡的雜草或鳥類,因為這是自然的生態法則。

關於農事技巧,翁寬併先生說,他也是一步步學習,不僅自己砸大錢更新碾米設備,也須向農會主任請教。儘管會被其他人揶揄是中油公司替他出錢,但為了有機米的品質,他也都願意付出。

產品行銷及累積口碑

剛開始經營有機米事業時,即便稻米有價值,但未必「值錢」,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行銷,自然沒有辦法將米賣出去賺錢。「行銷是一門非常不簡單的事」翁寬併先生說道。

所以在初期,他們到處體驗和嘗試,只要有市集活動,他跟媳婦會一起到市集擺攤,累積口碑。有趣的是,因為他會騎著公路車出現在市集裡,因此,他也成了會長米的活招牌,並訂下了品牌形象基礎。

除此之外,他們也透過社會服務、產業活化及食農教育,推廣有機米,例如歡迎各大專學院的參訪、與幼稚園合作,向學生宣導農業觀念和健康食品。

IMG 0242 1

繼續朝斜槓農民人生前進

會長米所遵循的價值,也並非以高產量為前提,而是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多發展新品種的米,並積極與校園合作。對翁寬併先生而言,他希望能活出不一樣的斜槓農民人生。

當然,對有機農來說,生態平衡和環境美化相當重要。例如在休耕時多種植綠肥,如苕子、田菁 、波斯菊等,以多元化種植的方式,讓土地的養分達到平衡。此外,他們對於田埂邊的雜草或植物,不會刻意拔除或是改變,而是尊重生態表現的模樣。

最後,翁寬併先生很感謝這次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所執行的計畫,讓他有這個榮幸,與其他農業專業者一起交流和分享。他會繼續在有機農業中耕耘、發展,期望能帶動新農村文化,並讓更多人有共鳴。

【永續Action- 以循環經濟啟動社會創新】
講者:楊智凱(教育部南區地方創生推動中心 嘉義區協力師、拾蚯樂創辦人)

在農村從事地方創生工作的楊智凱,同時也是「拾蚯樂」的創辦人,現在的他,看起來與農業、農村息息相關,但過去的經歷,其實與現在大相徑庭。過去,楊智凱從事汽車修理專業,並且在軍中服務,軍戎退伍後,第一份工作是擔任自來水廠委外抄表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他也藉此機會與當地的阿公阿嬤相處,且看到社區各角落的美好,因此讓他有了「社區營造」的想像,並開始接觸地方創生及社區營造的單位。後來他又到中興大學的農業企業經營管理碩專班進修,進一步與社區產生連結,並且獲得當年的傑出青年獎。

IMG 0263 1

關於循環農業與拾蚯樂

「拾蚯樂」的成立起源於循環農業的觀念。過去農夫習慣以廢廚餘進行堆肥,但現在因為農藥發達,這些的廢棄物只能以焚化廠處理,或是從水溝排放,進而影響生活環境。因此,楊智凱認為,農業廢棄物可以透過蚯蚓進行分解處理,而其產生的蚯蚓糞肥用於堆肥,能夠提升地力、優化植株,進而減少化學肥料施用,增加農產品質。而此循環模式在許多國家都有被應用,但因為台灣法規的限制,讓這個方式無法好好落實。

維持循環經濟的要素有(1)穩定的原料來源(2)快速處理的技術(3)通路去化。不過楊智凱說,在台灣,已有許多人開始學習這類技術,但大多還停留在觀念的建立,尚未有大範圍的實踐。

台灣中南部有很多的畜牧場,其所產生的禽畜糞便很多,對循環資源來說相當有價值,但是若要將蚯蚓糞便賣給農民卻是困難的,因為大部分的人沒辦法投資環保材料。所以拾蚯樂目前多是將禽畜糞轉換成商品,並經由通路賺取微薄的利潤。

拾蚯樂團隊藉由蚯蚓獨特的高密度繁殖技術,提供多樣性的微生物,處理有機廢棄物,將其轉換為無臭無味,且讓植物更易吸收養分的介質肥料。楊智凱說,他們也進行蚯蚓糞的試驗,例如應用於瓜果類的育苗,他們發現,有使用多樣性微生物蚯蚓糞種植的植物,繁殖得較好,也就是說,蚯蚓糞不僅能增加作物產量,也可以達到永續環境。楊智凱說,現階段他們還在與農民溝通,希望能提高農民的使用意願。

【經濟小農的在地文化實踐】
講者:張智源(山中村小番茄農aka民雄青農聯誼會會長)     

從農已邁入第18年的張智源,如今身兼多重職位,不僅擔任了民雄青農聯誼會會長、民雄街區走踏導覽講師,還意外地上電視、參與各式表演,成為稱職的「斜槓中年」。回顧這18年的農業生涯,雖然經常碰上意外和不順遂的狀況,導致他笑著調侃自己的從農之路像是「一腳踏入泥濘,才發現掉入無底洞」,但對於多年來受到的協助和積累的體悟,仍心懷感激,感謝這些年能藉由務農工作獲取各項活動參與、擔任不同職位的珍貴機會。

回顧2004年,初入社會的張智源是一名保險業務員,卻在金融風暴爆發的時期意外轉換跑道,自此開啟了他從農的生涯。兩年前,他接到民雄鄉農會推廣部的賴國忠主任的邀約,詢問他擔任民雄青農聯誼會會長的意願;恰好在同一時期,「重構大學路計畫」主持人管中祥因相關課程找上了他,讓張智源首次接觸這項計畫。

「一開始認識管老師時,我就特別問過他『重構大學路』到底在做些什麼?沒想到聽完他的解說後,我感到非常慚愧!」張智源表示,當得知計畫的核心理念為 「以在地為師、向鄉民學習、培養中正大學學生的社會責任性」後,讓他深深的受到感動和啟發,也回頭反思住在民雄40 多年的自己,是否也有能力為從小養育自己的土地付出些什麼,以此為契機,正式接下會長職位。

IMG 0293 1

一腳跨農業,一腳跨入學習之地

自接下會長這條「不歸路」,張智源就認真思考著自己能運用什麼樣的方式,讓民雄青農會變得更團結、獲得更好的未來發展?於是他率先成為「斜槓中年」,開始進行在地文史調查、與重構大學路團隊的課程計畫合作、也開始多方參與或對外規劃地方性活動。「團隊之前曾到東山休息站舉辦番茄季活動、到湖口大林舉辦鳳梨季活動,近期還邀請了民雄街區走踏導覽的講師,對農會進行課程培訓。」張智源表示,當時意外在臉書看到走踏導覽的資訊後,就決定主動邀請老師針對青農聯誼會進行相關培訓,他期許自己能在任職會長的這段期間,讓團隊成員更加了解這塊土地,「對我而言,越是認識這塊土地的故事,就會越愛這個土地。」

回顧這些年的經歷,張智源也特別表達了自己對農會的感激之意,提到走上務農道路的這18年來,是因為受到農會的不斷協助,自己才得以從最初缺乏農業知識的狀態持續進修、學習、進行實作,就這麼一路做到今天。如今身為稱職斜槓中年的他,不僅獲取了機會登上公視台語台的節目、到故宮演歌仔戲宣傳嘉義縣的農產推廣活動,甚至還為了明年的青農聯誼會的宣傳活動,走進錄音室錄製歌曲,這些特殊的經歷參與都是他原先從未預想過的,「很感謝在當了會長之後能不斷進取、得到許多特別的經驗。」 

問題與討論

隨著翁寬併、楊智凱、張智源三位輪流分享完各自的從農心路歷程,主持人也邀請現場來賓與三位與談人進行更深入的討論,談論議題也分別從「行銷」、「有機農與慣行農的利弊與對立」、及「從農的收益與風險」等面向,與現場來賓進行經驗分享與討論。

行銷經驗的分享

「行銷真的是一門非常深的學問。」「種,大家都可以種,但賣卻不是所有人都能賣。」在農作販售的議題上,翁寬併和張智源雙雙表示了行銷的不易,「除了被分成實體行銷、網路行銷外,實體的部分還可再另外細分成店頭行銷……等等,分層相當的細。」

針對實體行銷的部分,張智源分享,目前民雄青農聯誼會的蔬果與嘉義休息站、高速公路等單位合作,藉此達到銷售拓點的成效;至於網路行銷的部分,早期團隊曾嘗試運用網路進行推廣,到了後期選擇放棄,主因是網路上會遇上形形色色的問題,不僅售後服務的時機難以掌控,大部分的客戶也無法承受拍賣價,「如果我選擇降價販售,也許生意會變得更好,但相對的也會因為客人數量變多,讓團隊必須提供的服務更多,時間和成本就會因此增加。」最終在弊大於利的情況下,團隊目前進行網路服務的對象只剩下農委會跟台積電。

而張智源也坦承,由於自己亦非行銷的專家,團隊也針對了行銷部分舉辦課程,學習寫文章行銷的技巧,「這大概是我們目前的行進的方向。」

有機農與慣行農

針對使用農藥是否破壞土地的疑慮,張智源解釋,這份迷思出自於大眾對慣行農業了解不足而產生的誤解。「事實上農藥在使用時,會有所謂的半衰期,這段時期我們會特別留意,不會進行採收。」只要農藥的用量控制得宜、注意使用時機,慣行也可以在使用農藥的同時達到友善環境的目的,「每一個農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只要互相尊重就可以了。」

翁寬併也對此提出個人見解,認為無論是哪一種栽種方式,主要還是要回歸自身,如果在栽培的過程沒有對作物有足夠的重視和理解,就算是採用有機種植也還是會碰上農田污染等問題,「主要還是要看你的栽培心態,才能真正避免農產品受到污染。」

最後,賴國忠也補述,其實只要使用學者專家推薦的農藥、注重安全採收期,生成的農產品都可以很健康,無論是有機還是慣行都是安全的,並不會特別支持和推廣某方。

從農的風險

議程最後,主持人管中祥特別詢問楊智凱,不曉得今日選擇以務農作為工作,是不是還會像過往一樣,受到家人或大環境的反對?對此楊智凱回答,小時候家人是反對讓他下田的,認為他應該要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人生才會有好的出路。但當他長大後到了外縣市工作後,反而看見許多都市人靠著做農產品的行銷而獲得不錯的收益,於是秉持著「既然都市人能做,為什麼擁有豐碩田野的嘉義會做不了?」的心態,使他重新回到嘉義的田野。

張智源也補充,除非原生家庭本身的工作就是務農,或是家族本就擁有不錯的經濟基礎,否則父母基本上都不太樂見孩子從事農業工作,「畢竟這份工作不但需要耗費非常大的勞動力,收入也不太穩定。」他說,每當意外遇上風災、水災時,農田就會面臨非常大的耗損。

張智源也舉團隊成員的實際案例,點出務農可能遭受的風險。該名成員從北部移居來民雄務農,不僅靠貸款買了房子、蓋溫室,更已經成家、有了小孩,在帶著如此巨大的經濟壓力下投入農業,而當他第一次種植「卡蜜拉哈密瓜」時,由於土地照顧得太好,每一顆的大小都長到四斤,跟一般正常規模產品的兩斤半相比實在差距太大,導致產品差點賣不出去,最後團隊趕緊請縣農會出手才順利處理,「從農的每一季、每一年真的都很刺激,要面臨非常大的風險。」

結論:持續求變

議程最終,主持人也針對整場會談進行總結,提到務農並非沒有前途,唯要記得持續創新、持續進行扎根,才得以在務農這條道路上不斷前進。

IMG 0367 3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