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5/11/03下午14:00
地點:民雄三興村活動中心前鳳梨田
對象:林芳德,及其太太與另一位阿嬤
訪問者:謝典翰、張育嘉
紀錄:張育嘉
攝影:張育嘉
結束了早上的田野調查,午時返家,恰巧看見有人正在田裡做事。前幾日已見怪手在租屋處附近的田地翻土,今日更見其中一區田已經挖好一條一條的溝,趨上前去,才發現原來是自己的房東。(他們都全副武裝:遮陽帽、袖套,畢竟是透中晝,是要防曬的)
「你要來鬥陣做事噢!」阿伯點了一根菸,笑笑地說。
我搖搖頭,無奈的說:「這我無法啦!」其實倒也不是真的不行,只是下田這樣的身體行動對我來說是一大障礙,田裡總是有著許多昆蟲,這是我難以克服的。
阿伯與阿婆們正在做的是在土上蓋一層塑膠布,這是用來抑制雜草生長的。黑色的塑膠布用紙筒捲起來,阿伯用一枝竹竿穿過,再用塑膠繩綁起來,我覺得有點像以前耕田用的犁。阿伯在拉的時候,阿婆在旁邊將土鏟起來,覆蓋在塑膠布上,以免塑膠布飛走。塑膠布上面有洞,形狀、位置一致,想必是有人專門在製作販賣,蓋上一層塑膠布的原因是為了不讓雜草叢生,「有水就會發草啊!」,如此就可以減少使用除草劑,或是增加人力時常拔草。
翻土是把底下的土翻上來,進行氧化作用。阿伯說他每收完一次鳳梨就會翻一次土,鳳梨的生長期是十八個月,但也會有人增長至兩年。「兩年齁,鳳梨欉會變很大欉,鳳梨也會比較小顆,卡歹顧啦!」之後聽到他們聊天時提到另一位農民也是留兩年,但是鳳梨也不算小顆,聽他們說是因為那位農民施肥都是一欉一欉施肥,而不是大規模,這樣比較耗時耗力,但相對鳳梨也比較能吸收到更多的肥料。
阿伯說他的小孩以前身體不好,而且為了栽培他們讀書,很少讓他們下田幫忙。現在他們也各自有自己的工作,阿伯有三個小孩,我知道有兩個是老師。阿伯說「教書很辛苦啦,但是工作穩定,也不會要求他們一定要回來種田。而且伊少年人有自己的想法,咱現在可以做多少就做多少,以後的事就他們就自己處理了!」
田調中,也聽到阿伯說起他這片土地要重劃的事情:「自這片到後面那裡,都要重劃去做住宅區、商業區啊!」那什麼時候會開始啊,阿伯說他也不曉得,不過他有提到中正大學前面那一塊(大吃市)也是講了六年才開始動工。他說前陣子開會農民與農會沒有共識,以往是四六分現在農民希望五五分,這樣聽起來也要很久才會開始啦!
問起阿伯以前種過什麼作物,得到的答案和之前田調時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例如橘子、竹筍。阿伯知道我是彰化永靖人,又對我說:「你們那裡種栽阿(種苗業),我以前去過那裡批橘子栽」
「嘿呀,我們以前也種橘子,後來就沒有了」我答。
蓋塑膠布時,有時候會看到阿伯把底下的鳳梨的塊莖(應該是這個部位吧,反正就是鳳梨苗最前面的部分)拿起來。「這上面有目,若是淋到雨就會發芽,之後還要把它挖出來不方便,就要把它放在塑膠布上。」
之後便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塑膠布也蓋的差不多了。
原以為他們今日的工作就結束了,後來得知他們還要放栽阿。立刻傳了訊息給典翰,想他收割過鳳梨,不知道是否對於種鳳梨也有興趣。
幾分鐘後,典翰出現,我們便與他們一起放鳳梨苗。
放鳳梨苗是一件非常耗人力的工作,他不需要太多技巧,只要在每個洞放一株鳳梨苗,讓鳳梨苗葉子對葉子,根部要放在面對溝那邊,這樣之後要來種鳳梨的人才比較順手可以把苗種進土裡。
原來,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只要把鳳梨苗放在塑膠布上,而把鳳梨苗挖洞放進土裡種植又是另外一份工作。(之前去同學家打工,工作就是在小盆栽裡挖洞,把花苗放進去)
將田旁邊的鳳梨苗裝進籃子裡,再搬到田中間放好,其實工作很簡單啊!
阿婆帶來手套及袖套給我們,怕我們曬傷或是被鳳梨葉刺到。
在手套還沒來之前,已經被鳳梨葉不小心刺了幾次,只好小心翼翼的拿著根部少碰葉子,但是這麼幼秀的動作是下不了田的,手套一來趕緊戴上,不過偶爾還是會被刺到或被勾住。
不比採收鳳梨時的困難(因為要確認鳳梨是不是成熟,這需要經驗的),我們將鳳梨苗放上推車(有一個很高的平台,底下有四個輪子,寬度正好是兩條溝的寬),再放到塑膠布上的洞。
今天還有另外一位阿婆來做工,她也住附近。她說她已經七十多歲了,房東阿伯與他太太也已經六十多歲。我問她這村子裡做田的年紀都這麼大嗎?她說這村子裡主要種田最年輕的就是我的房東他們了,其他的也都和阿婆年紀差不多囉。
話至此,也已經五點。現在天總是黑的快,阿婆也要回家煮飯,所以就收工了。他們說我們今天幫很多忙,進度很快。
離開田之前回頭望了一下,將近一半的鳳梨苗已安置妥當,靜靜在塑膠布上等待下一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