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 2014 年 11 月 23 日工作坊
本週的鳳梨急行軍工作坊,承接上兩週黃梓皓學長帶著大家了解社區的人文歷史,以及管中祥老師對於社區問題意識的描述啟發,這週由鍾喬及李哲宇兩位老師帶著大家一同發想戲劇的編排以及一連串肢體的展演。
伴隨著音樂,認識彼此從遊戲中開始,同學們一開始由握手認識對方,遊戲中交換身分,藉此熟悉大家的名字,深入了解彼後再利用身體想像的共創,進而發展肢體的默契。在團隊發想、共創默契的過程當中,同學們將上次的地圖放在中間,想像自己回到三興村裡,並在最後實際分享彼此地圖的相同與不同處。其中可以發現大家對於地方不同的認識論,像明純老師的地圖上大多以植物作為標記,也可藉此看出她的興趣所在。
鍾喬老師在與同學們進行觀察遊戲練習前,強調了感官的重要,除了對人,對環境、空間也是如此,而對於要演出的角色除了外在肢體觀察外,內心的觀察也是很重要的。由此同學們開始進行觀察的遊戲,大家閉上眼睛圍成一個圈,由鍾喬老師在圈外點兩個人的背,被點到的那兩個人即成為領導,大家張開眼後從各自的眼神、姿態種種跡象判別彼此前後的不同,並指出領導人。同學們分別找出彼此的不同,包括表情前後不一致、站姿不同或覺得這個人煥然一新等等,但這個遊戲玩了兩回都沒有人答對。其實第一次鍾喬老師誰也沒有點,第二次點了所有的人。在遊戲中除了讓同學們練習觀察以外,鍾喬老師也訴說了另一件事:在權力關係上,老師在遊戲過程中是被信任且握有權力的人,看似好像在賦予權力但其實則不然,所以「與其相信領導不如相信自己的觀察判斷」,也就是提醒同學們不要忽略自己的感官能力。
而這次的工作坊鍾喬老師也特別說明,每個人都是身體的種子,將在這裡所想像的身體、空間、想法移轉到社區展開漣漪,這個身體的行動將被演出成一個非正式的戲劇,也許透過畫圖寫詩形成劇本內容,老師的角色並非主導而像是輔導員。另外也有同學發問:工作坊從運作到結束,對於村子或學校會有什麼改變?鍾喬老師覺得當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個地方,對地方的影響或多或少,也許會是一種認識,或許會是一種牽動。
李哲宇老師的頭腦體操,帶著同學一同思考進入社區的意義,及團隊在當中的角色,一開始哲宇要大家想如果一個人在社區掃地和十個人在社區掃地有什麼差別?討論的結論是十個人一起掃不只事半功倍,更可以分享彼此的觀察,也就是說透過掃地這個身體的過程進入、紀錄社區。另外也討論了地圖上沒有什麼?各種答案包括了歷史性、氣候等,歷史系的佳宜指出不同的學科上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國別史會先看地域,民族史會探討文化風俗。
另外哲宇也說明了過分依賴地圖,使得認識的方法受限,缺少了情感,也可能被營利事業宰制,日本人當年來台時就是以畫地圖的方式做人口普查,藉此了解以劃分資源,看待同一空間的不同觀點代表了一種社會關係,「社即是空,空即是社」是哲宇的老師很喜歡說的一句話,也就是說社會即是空間,空間即代表社會。
在整齣戲劇發展的過程中,由鍾喬老師帶著大家從遊戲中慢慢訓練默契,如傳遞眼神訊息等遊戲,建立信任再熟悉彼此的肢體,進而從三興村與個人關係的情境中,發展出每位同學的靜態雕像,這個雕像等於是用肢體描述自己在村子裡常做的事,或者一種情緒的展演,同學們觀察彼此的雕像,調整動作互相結合,再配合朗誦同學們自己在三興村內寫的詩,成為一幕幕開場的亮相。哲宇也用大樹與水紋來形容這次工作坊的行動,在大樹下在社區裡,每個人就像一條河,彼此連結著,而水上的漣漪就如同我們問題意識的延伸,與三興村的龍泉溪及赤牛居的龍眼樹相呼應。
而在音樂發展的部分,由靖怡用中國笛吹奏一段重複性的曲調,其他同學們再利用各種不同的道具,有寶特瓶、水壺及其他再利用的物件,慢慢的敲擊加入,或者是從中變奏,逐漸產生出各種聲音的元素。在最後分享的時候,靖怡覺得整首曲子聽起來像微弱的火光漸漸發亮的意象,到最後有節慶的感覺。
整部戲劇沒有固定的形式或太多預定的想法,依照每一次老師及同學們互動中產生新的火花來進行展演,在這個禮拜戲劇的起承轉合大致擬定,「起」的部分展現出一種閒適、和諧的氛圍,就像瑋利所表演的鳥在天空自由的飛翔那樣的意象;「承」的部分再將悠閒的意象更具體化,是一個停下來接觸人事物才有的視野,例如佳宜在與賣菜阿姨互動的表演;「轉」的部分是張力的來源,呈現出與土地共生的期盼,如思甯所陳述的千尋,無暇拯救生命之源,對環境責任有更深一層的期盼;由此再帶入「合」的部分,並慢慢在接續的課程中發展出結果。
在大家練習的過程中,鍾喬老師也引導同學將情緒帶入話語中,試著用身體帶出話語、用身體去說服自己,相信自己能夠進入情境。在肢體表現上開始和結束都很重要,在結束時特別注意不要草草了事,要堅定的亮相,將最自信的一面停留到最後一刻。而在下週上課前,也請同學們到表演地點-赤牛居的龍眼樹下,感受當下的氛圍,融入情境,下次與夥伴們分享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