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北六興宮遶境民雄實錄

新港溪北六興宮,很多人對它仍是很陌生,若說他是「黑面三媽」的故鄉,或許就能勾起很多人的回憶。民國七十八年,台灣電視公司曾上演一齣黑面三媽靈驗的故事-媽祖外傳,由侯麗芳主演,當時曾造成轟動,收視冠全台,而後又製作「三媽再生」、「三媽後傳」等續集,溪北六興宮也因緣際會,受到各方善信大德的誠心奉承。
六興宮三媽早期由王得祿從湄洲祖廟奉請三尊媽祖來台。起初暫駐於長天宮,後來再由長天宮奉請大媽至新港奉天宮,二媽北港朝天宮,三媽奉請至王得祿溪北公館安宅供奉。
道光六年,王提督多年宿疾,病痛後又從事剿匪,一路順遂,王大人深感冥冥之中似有三媽神靈在旁助佑,於是創建「六興宮」,以示對三媽的尊崇感恩,迄今香火鼎盛、全台聞名。
六興宮鑑於三媽神威應廣被人民,善緣四方,早期進香遶境從附近莊里,擴大到去年新港鄉,今年則是民雄鄉十五村落,二月四日(農曆正月十三)六點五十分,舉行起駕大典儀式,為期三天兩夜的虔誠信仰,敬天祈福遶境文化活動,路程第一天從六興宮-山中廣濟宮-興南耀明宮-雙福保安宮-東泗湖三界公廟-豐收五穀王廟,第二天由五穀王廟出發,再繞境整個民雄街市,第三天回駕,遶境期間各莊廟善男信女無不以虔誠的心迎接三媽的到來,所到之處盡是人山人海,熱烈的炮聲劃破天際,響透雲霄,最先報到的是二撇鬍鬚的報馬仔,後面的陣頭民俗文化團體,一瀉千里,各文化團體一一的來到各廟前,無不用盡心力,把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陣頭中有醒獅團、北管、牌旗、哨角、將爺、近年來最熱門的電音三太子…等,最後則是三媽神轎,千里眼、順風耳護架於前,神轎駐於各廟前,後舉行上香典禮,由六興宮主任委員與各莊寺廟主委管理委員會共同上香,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後由各宮廟率各善信向三媽致敬,致敬完畢各善男信女爭先恐後、你推我擠的要鑽轎下,讓工作人員好氣又好笑,總希望他們在三媽的保佑之下能和樂的讓大家得到心靈的慰藉,消除善信的業障、得到救贖,更保佑大家身體健康、事事如意。三媽的慈祥、神恩是受到大眾所肯定,神轎經過之處莫不受到大家的虔誠膜拜,一路上,香案水果、炮聲連連,有人心存看戲的,有的祈禱感恩,好不熱鬧。
六興宮連三天在民雄遶境造成轟動,也造就了民雄百年歷史文化足跡,神明祭祀是一種最傳統文化的精隨,也具最有鄉土文化的涵意,他所代表的是藝術人文,是文化信仰,也是精神之所託,是古代與現代傳承結合,藉由宗教文化交流,帶給社會祥和,把三媽的精神讓人永遠追隨。
黃春榮寫於1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