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雄三興村內,除了種植鳳梨外,曾栽種許多甘蔗、麻竹和金桔,中正大學的部分校地過去更是金桔農園。位於中正大學隔壁、遠近馳名的「金桔農莊」,已具64年歷史,傳承至第四代,歷史悠久。本集節目邀請第三代金桔農莊的老闆娘廖俐佳,和聽眾分享金桔農莊的演變史以及經營心法,更透漏為什麼東榮國小的畢業旅行會把金桔農莊視為旅遊「聖地」?傳承四代的主理人如何撐起傳統農村產業?
家族金桔產業演變 從加工廠轉型至觀光工廠
節目的一開始,主持人管中祥表示,他與金桔農莊結緣的契機,源自於曾在金桔農莊內開設「燦爛時光咖啡廳」,一路上十分感謝廖俐佳的幫助,教了咖啡廳許多金桔料理,許多旅客也因參訪金桔農莊,順道至咖啡廳消費。
「我從無到有看中正大學誕生出來。」原本是雲林莿桐人的廖俐佳,嫁來民雄多年,更見證中正大學的發展歷程。他回憶,中正大學寧靜湖右側的坡地原先是他們家種植金桔的農地,因蓋大學而被政府徵收,成為如今校區的一部分。不同於現在中正大學周遭大多種植鳳梨,金桔過去是當地的重要產業之一,因後來農試所推廣種植鳳梨,加上經濟效益高,導致許多果農轉而改種鳳梨,金桔種植面積才日漸減少。
廖俐佳表示,家族種植金桔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民國49年,當時自嘉義農林學校畢業、在農會任職的第一代經營者蔡海漂,因至日本考察,發現當地十分重視地方特產,啟發了他在民雄市區創立金桔工廠,並鼓勵民雄居民種植金桔,收成後將果實交給他們加工,創造結合加工、銷售的一條龍商業模式。然而,工廠成立三年後,卻遭遇虧損,致使工廠合夥的股東決定退股,面對此困境,蔡海漂仍舊不放棄金桔事業,將工廠遷至老家陳厝寮,也是如今金桔農莊的所在地。
接著,第二代經營者持續致力於推廣金桔成為民雄特產,傳承至第三代的廖俐佳後,他表示,民國91年因配合政府「農漁休閒園區」政策,將金桔產業與休閒結合,將工廠轉型,創立「金桔農莊」品牌,以「生態導覽」為導向,在遊程內介紹園區內的動植物;民國100年時,金桔農莊再進一步變身為觀光工廠,新增產業文化館,除了生態導覽外,更能讓遊客了解金桔加工的製程。
種樹、蒐集古物 致力園區空間營造
「金桔農莊是一個非常具有生態的地方,而且俐佳姐很有美感。」管中祥對金桔農莊給予很高的評價,認為園區設計十分貼近在地文化。廖俐佳回應,他很喜歡種樹,當年因聽聞中正大學將落腳於民雄,種植許多經濟價值高的樹種,希望徵收土地時能得到較高的金額,不料最後種樹的區域反而沒有被徵收,才成為如今金桔農莊綠意盎然的環境。他更分享,當年他曾至苗栗三義老街參訪,對當地的空間營造十分欣賞,啟發了他對古物的興趣,回到家後連忙將奶奶放在樹下的菜櫥仔收進房內,重新整修上漆,也四處蒐集各式各樣的老物,加以改造,佈置於園區內。
「我常跟員工說,哪怕一個畚斗或掃把放不對的地方,我都會覺得很痛苦。」廖俐佳表示,他十分在意園區內環境營造的小細節,甚至連樹木的修剪也不放過,常親自指導員工如何修剪枝條。
不只是工廠 兼具教育意義
管中祥好奇詢問,他曾聽聞自東榮國小畢業的朋友說,他的國小校外教學會至金桔農莊參訪,此地是許多學校畢業旅行的熱門目的地。廖俐佳回應,金桔農莊是許多北部遊客前往南部的中繼站,他們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生態教育導覽,例如近期是獨角仙的旺季,會帶著小朋友講解獨角仙生態;每年油桐花季時,也會教遊客分辨油桐花的公母,解說其提煉成桐油的經濟價值。另外,園區內也設有DIY活動,不管大人小孩皆能動手製作金桔果醬、風鈴彩繪及沙畫等體驗,可依照遊客需求進行選擇。
在經營的過程中,廖俐佳分享,曾遇見各種類型的客人,有些客人會很直接、不理性地反應很難吃;也曾遇見有客人購買產品後發現內容物有問題,很貼心地寫信提醒他們,在收到意見後,廖俐佳的兒子立馬購入了金檢機,為食品再增加了一道把關程序,希望消費者吃得安心。
不僅經營金桔農莊,廖俐佳也熱衷於參與社區事務,曾擔任社區理事,創立社區報,得過許多社區營造獎項肯定。不過廖俐佳坦言,做生意還是比做社區難,金桔農莊內二十幾名員工,工作性質橫跨金桔加工、文化館導覽以及咖啡廳,他需要對員工負責,擁有穩定收入,才能足以支付員工薪水。
金桔種植加工學問大 近年開發多樣產品
金桔又稱為「公孫桔」,廖俐佳解釋,金桔如同祖孫三代同住一般,在同一棵樹上可以同時看見大小不一的果實與花朵,他指出,種植金桔最重要的元素是陽光、水份及肥料,在每年四、五月時還需格外注意病蟲害。他們在金桔採收後,需先經由清潔才能進行加工,他認為,加工金桔的過程中最困難的地方是「去籽」,由於金桔的種子十分苦澀,需經過處理後才能去掉苦味。
廖俐佳表示,他們的金桔加工產品已達二、三十種,不僅能製成蜜餞或融入飲品中,更研發出金桔風味餐,將金桔的各部位融入料理中,例如金桔葉子能加入烤雞中、果乾能製成金桔米糕及饅頭等等,如今他將各道料理制定SOP,交由廚工進行料理,不僅能傳承好味道,風味也不容易出錯。另外,金桔農莊的水晶金桔也十分有特色,他解釋,水晶金桔需用刺孔的方式將金桔進行糖漬,完成後呈現晶瑩剔透的模樣,因此稱之為「水晶金桔」,該產品也能融入烘培製品中,製成金桔一口酥。如今,第四代廖俐佳的兒子開始接棒經營,陸續開發多樣化的產品,例如燒酒、啤酒或豆腐乳,深受消費者喜愛,也致力於製作年節禮盒,吸引許多大公司訂購。
管中祥表示,許多人會認為鄉村較為落後,但從他的觀察卻恰恰相反,在鄉村中實則臥虎藏龍,許多能力非一般人能及,例如廖俐佳所經營的金桔農莊,從開工廠至經營金桔農莊整個園區,需要面面俱到,老闆更是凡事親力親為,十分難得。
訂閱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EpAjq0
訂閱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Ayp768
訂閱Spotify:https://reurl.cc/DdVWz6
訂閱SoundOn:https://reurl.cc/oeWdoM
訂閱 KKbox:https://reurl.cc/5GYNry
全面訂閱:https://reurl.cc/mGmr6M
【 本集音樂】
動力火車 - 梨山痴情花
https://youtu.be/mbSR-c4cd3g
孫淑媚、王識賢 - 舊鞋
https://youtu.be/uHBtsmMnH9I
江蕙 - 夢中的情話
https://youtu.be/Zg3SEaYLq5Y
【 Podcast收聽】
每週四晚上八點各大Podcast平台準時上線
【 電台收聽頻率】
大民雄地區 中正之聲FM88.1 週四晚上八點首播 週六晚上八點重播
雲林、嘉義、南投、彰化地區 正聲廣播雲林台AM1125 每週日晚上六點半播出
【 製作團隊】
本節目由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中正之聲共同製作
製作人、主持人、節目企劃:管中祥
錄音工程:王翔宥
美術宣傳:鄭綺元
民雄老先覺:曾霈榆
文字整理:黃馨慧
片頭音樂:裝咖人--出庄
片頭口白:江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