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空間如何說故事—街坊老屋的走讀觀察指南
講者:陳世岸
時間:2024/5/11(週六)14:00-17:00
走讀路線:一樂酒家、七星藥局 ⮕ 民雄市場 ⮕ 大士爺(縣定古蹟)⮕ 保生大帝廟 ⮕ 民雄基督教會 ⮕ 鄉立圖書館 ⮕ 天主堂 ⮕ 警察局宿舍 ⮕ 綠蔭畫室
講者陳世岸老師將今日的主題分為觀察建築、街屋、地方的空間,透過走讀的方式,實際帶領學員走入地方,以真實的案例講述「空間如何說故事」。「從建築會說話」先說明,可以先從三個方向調查建築物,點出不同建築物的空間特色;接續是「街屋的觀察」,引領學員們走在街道上,應留意街屋的外觀、老舊招牌和廣告,以及道路的設計;最後是「地方的觀察」強調,在地的市場和信仰中心所隱含的地方知識,並實際練習「測繪工作」,培養學員們的地方感。
每當我們開始調查一棟建築物,往往會因為甚少了解,而難以踏出第一步。對此,世岸老師給出了三個方向:首先是找出建築本身的建築師身分,同時辨識設計師過往的設計風格和特色,藉此推敲建造的年代、設計該建築物的理念。其次是挖掘出建築物原先的用途,即使是類似的空間放置在不同功能的建築物中,空間往往有各異的呈現方式。最後是調查建築空間的原先使用者或擁有者,而他們又是如何使用這個空間。
同樣是日本時代建造的一樂酒家、七星藥局、綠蔭畫室,建築物不同的用途及不一樣族群的使用者,造就了三者建築風格、空間內部規劃的差異。像是一樂酒家作為一間餐酒館,原先的空間勢必有著烹煮餐點的廚房、客人飲酒作樂的私人空間。而綠蔭畫室則是有一扇北向大面積開窗,則能夠讓畫室空間整天處在光線良好、適合作畫的環境。
透過建築物的整體風格和擺飾,也能反映出興建的年代,譬如一樂酒家的建築風格為閩南式仿日式,可知此建築物應蓋在相對較晚期的日本時代。而看似清代閩式建築的劉廷輝故居,在房屋外觀的立面腰牆上的馬約利卡瓷磚(Majolica Tile),卻透露了建築可能興建於約1920年前後的日本時代的事實。
▲劉廷輝故居立面下方的馬約利卡瓷磚(Majolica Tile),流行於日本時代。
若是仔細觀察本次工作坊的主角-綠蔭畫室,可看出其和洋混合的建築風格,一棟獨立的建築卻可分割為日式和室、西式畫室的空間。建築屋頂所採用的是,當時流行的日本黑瓦;如今的和室空間仍可看出過往曾鋪過榻榻米的痕跡;和室的門窗結構採用了在台的日式建築常出現的「出窗」設計,運用突出於建築本身的窗台及窗台上方的簷板,藉此達到有效增加採光、通風及避免雨水噴濺、陽光直射等用途。另一方面,在日式風格濃厚的和室緣側(廊台)卻採用洋式的折門;而畫室北向的大面積開窗,除了能夠整日照射到太陽光之外,也可能是為了致敬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的畫室。
▲綠蔭畫室的和室「L型出窗」設計,日式建築為適應台灣多雨、潮濕的天氣,特別建築的空間。功能為增加室內空間、避免陽光直射、防止屋內潮濕等等
▲綠蔭畫室的日式和室,內部地板仍看得出榻榻米的痕跡
▲位處北半球的台灣,為了保持室內整天明亮,綠蔭畫室特意設計一面向北的窗戶。當天拍攝時間約太陽已開始斜射的下午4點,在未開燈的情況,室內光線仍相當充足。
一般的街屋通常不是吸引人們駐足觀察的焦點,但卻是我們了解在地最好的方式。老師提到,走在街道上觀察地方時,除了查看建築本身之外,也可以仔細端詳不同商店的老舊招牌、房屋上的手繪廣告,以及實際比對現今和往昔的道路設計。
世岸老師先從街屋的建築本身談起,由於街屋大多沒有調查文獻,只能透過建築的外觀和自身的經驗,以此判斷建築的風格和年代。老師解釋,在觀察街屋時,可以從窗戶類型、馬賽克磁磚、水泥花磚和外露的鋼筋來推測興建年代:像是早期窗戶製作尺寸尚未標準化之前,每個房屋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窗戶比例、窗戶尺寸、開窗大小、開窗方式,而日本時代流行的開窗方式則為上下提拉窗;另外,民雄街上的透天厝外觀也表露了自己的興建年代,其房屋立面(外牆)上的弧形曲線設計為馬賽克磁磚組成的,此手法流行於1960年代,在二丁掛外牆磁磚興起後,這類型的設計方式就漸漸式微了。其他像是水泥花磚、預先保留的外露鋼筋大多都是1960年代前的建築特徵。
▲馬賽克磁磚組成的弧形曲線,相當考驗當時建築工匠的技術,流行於1960年代。
▲短短100公尺內,多家街屋採用馬賽克磁磚所組成的弧形曲線建築手法。
▲透天厝的二樓立面兩側的水泥花磚,同樣是1960年代流行的建築元素。
不僅如此,老師接續提到,能夠觀察街道上的老廣告和老招牌。剛走出戶外不到一分鐘,老師就示意我們可以抬頭觀察對面街屋側立面的手繪廣告,褪色不少的顏料隱約能看出是防水塗料品牌廣告「雨ㄏㄡˇ漏ㄌㄠˇ熱ㄐㄧㄚˋ」,是民雄街區少數存留的手繪廣告。相同的,老招牌也能多少透露出店鋪的時代經歷。
▲中南部常見的防水塗料品牌廣告「雨ㄏㄡˇ漏ㄌㄠˇ熱ㄐㄧㄚˋ」,顏料褪色不少,可見繪畫年代距今久遠。
觀察街屋時,也可以仔細查看地方道路的設計。由於民雄街區未經過日本時代的市區改正,因此走在民雄街區時,能看到不少彎曲的道路、小型的圓弧,如果比對早期地圖,可發現這些都是清代遺留的城門位置。再加上道路拓寬計畫未在整個民雄街區施作,因此走進一些巷弄中,依舊可以看出較早以前的道路寬度,甚至還留有一些傳統的閩式建築。以上都能協助我們調查當地早期的社會聚落樣態,並從道路規劃推測當時的地方樣貌。
無論是街屋本身、老舊招牌和廣告,以及原先的道路設計,都透露著當時的年代背景。老師提醒,這些都需要我們多看、多觀察、多了解,透過多方面比較後,才能更清楚知曉空間哪裡不一樣?不同的細節又有哪些?為什麼類似的聚落所形成的空間迥異?
若要了解一個地方,建議先走進當地的市場。由於市場是鄉民集體知識的聚集地,也是聚落最繁華的地方,又能稱為「在地人的廚房」。市場往往隱藏著具有當地特色的食材,其中能看出在地的農事活動,甚至發現耕作的歷史演變。
其次是調查在地的信仰生活圈,找出聚落的信仰中心。走入這些廟宇或教堂,可以先觀察建築的歷史沿革和雕刻:從歷史沿革可發現聚落和信仰的關係,像是城鎮的發展、早期移民的形成和經濟狀況。此外,宗教建築的興建時間也可以確認先前鄉民經濟穩定的時期;而建築的雕刻或裝飾則能反映出先民的富裕程度,再加上雕刻通常與該宗教建築祭祀的神祇相關,在先前識字率不高的時代,雕刻的內容通常富含一些教育的寓意。除了觀察建築雕刻的內容之外,也可以細看捐獻人的名字,尤其是廟宇正面的石獅、石雕和彩繪上的捐贈者通常都是當時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先民,亦能從名字去了解當時的地頭蛇。
▲大士爺廟的柱體本身為花崗岩、下方柱珠的材質為更則是早期的砂岩。
▲大士爺廟三川殿牆上兩側的石雕分別刻有民雄何榮太郎、民雄何勝次郎。
不同於廟宇會刻上興建的年代,台灣的教會建築通常需要透過裝飾來推測興建年代。像是街區的長老教會,原先是成立於信徒的三合院中,陸續搬家7次後,才改為獨立建築。在長老教會的立面上可見,裝飾用的垂直圓柱有著「退縮的圓弧」,此類「退縮」帶有簡潔、有層次的特色。此風格流行於1930年代,屬於折衷主義建築,相當常見於1935年台灣博覽會的會場。不過,長老教會的實際興建於1960年代,因此建築的雕刻和設計只能做為判斷的依據,而非絕對的推論。
▲長老教會的立面上可見,裝飾用的垂直圓柱有著「退縮的圓弧」,此類「退縮」帶有簡潔、有層次的特色。
▲長老教會立面左右兩側的木窗為玫瑰花紋的變奏版。
同樣是教會建築,長老教會和天主堂的呈現方式不盡相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天主堂為了因應當地社會,採用閩式建築常見的清水磚(紅磚)建造,立面的承重牆則使用「一皮順磚、一皮丁磚」的英式交錯砌法或荷式砌法。非常特別的是,立面上的裝飾柱和一旁的慈雲亭,也有廟宇常見的楹聯。而天主堂字樣上方的哥德式玫瑰花窗同樣是採用西洋建築少見的洗石子泥塑,此為日本時代常用的工法。然而,天主堂曾在二戰時遭到炸毀,實際建築年代是民國時期。
▲天主堂的屋簷也能發現磚柱呈現「退縮」狀。
世岸老師提供了許多觀察建築、街屋和地方的方法,老師也教導學員「測繪工作」,如何透過簡單的測量、繪圖實作,紀錄建築物實際的尺寸和大小,方便我們之後進行比較。就像老師在走讀過程中反覆說明的,對於空間的認識需要我們平時觀察的積累,才能對比出空間的不同,或是藉此應證建築興建的時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辦】打貓街坊文化協會
【行政聯繫】呂慈芸
【文字紀錄】吳桂芳
【照片攝影】吳桂芳、呂慈芸
【場地器材】打貓街坊文化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