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烈風講堂」 吹起民雄在地知識與公共討論

發布日期 : 2024-05-22

本文原刊載於臺灣閱讀與出版第25期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理事

中正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重構大學路—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計畫」,雖然去(2023)年初未能通過教育部新一期的提案審查,但在地鄉民及學校的支持下,許多工作仍在進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過去5年執行的經驗與成果也獲得在地居民的肯定與認同,2022年7月,重構大學路團隊和在地民眾共同立「打貓街坊文化協會」,延續過去大學與鄉民的合作,共同尋求地方的未來發展。

中正大學的「重構大學路: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計畫」的命名,便希望能反思大學在鄉村設立所帶來的種種現象與衝擊,並進一步地思考連結大學及鄉民之間的「大學路」,可以如何重新認識?如何重新共同建構?大學與社區之間有什麼新的合作可能?過去幾年,計畫團隊透過深度訪談、田野調查、共辦活動、座談講堂、工作坊、在地課程等方式認識民雄,參與社區事務建立友誼,更以鄉民為師、向鄉民學習,讓鄉民與師生看見彼此,在行動中不斷反思我們的思維與方案。


民雄鄉長林于玲參與「民雄城鄉風貌下的美學空間」

而副標稱為「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則是計畫執行的進程。大學師生若要善盡對社區的社會責任,須對其所在的人事物要有基本的「認識」,因此,「重構大學路計畫」強調基礎的文史及社會調查,並透過課程及活動認識在地的民眾與文史;有了認識,才能進一步產生從內心產生「認同」,較能從「在地人」而「非計畫人」的角度執行各樣的活動,不論是大學師生或在地鄉民都應該是行動中的主體,透過共同討論、籌劃、分工,進而「共同行動」。也因此,重構大學路至今,秉持著「以鄉民為師、榮耀歸鄉民」的精神,持續發展計畫工作。

雖然大學社會責任是需要教育部長期的支持,但我們也清楚知道,國家支持會有結束的一天,更要緊的是,如何使在地的力量成為主體,才能永續前進。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的成立,意味著我們從打貓出發,逐步擴及周遭鄰里,進而承繼續重構大學路計畫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的工作和使命。一群氣味相投、具備各路身分的好朋友們,有教授、郵差、藥師、工程師、建築師、書店老闆等,一同討論如何有系統地投入文化保存、公民參與、在地培力、社區營造、地方創生、社區傳播、農村再造、社區照顧及其它與地方發展相關事務,集思廣益、集體行動,期盼從草根力量凝聚的過程,看見社會創新的可能。

由大學和在地居民共同發起與組成地方文化協會的作法並不常見,然而,多年來彼此對等互動建立起信任與對地方的共同承諾,是我們能夠一起走下去的原因。這些年,不論是我們開設的「民雄學.學民雄」課程,或是農地工作坊、「烈風光影」民雄老照片展、芒果文化節等多項與社區有關的活動,都是抱持著互為主體、平等互動的態度,一次又一次地共同討論、規劃、分工、執行所完成,除中最具代表性的項目就是「烈風講堂」。


烈風講堂活動現場概況

雖然民雄的舊名叫「打貓」,但我們翻閱文獻得知,此地原為平埔族的聚落,而「打」社為羅雅族Dovoha之音譯,拼音雖有各種寫法,但意譯均有「烈風」的意思,形容該部落為雄猛如烈風之民族。雖然在不同的歷史時刻民雄的地名有不同的稱呼,但我們選擇最初的意義,希望透過各樣的活動宣傳與講述,讓大家對在地的歷史有更多的認識。

之所以定期舉辦「烈風講堂」有幾個思考。一是,中正大學作為地方的學術機構,本來就有義務和社區分享學院知識與思維方式,但同時大學師生也應該向鄉民學習在地知識,彼此交流、碰撞;其次,我們也希望把大學舉辦各樣活動的經驗和社區共享,透過共辦活動更能了解雙方的專長,彼此分工、共同學習,在協力規劃、共同辦理的過程中,彼此分享經驗與方法、思考方式,也累積經驗,未來社區辦理類似活動,不受限於計畫團隊的介入或主導;最後,我們期待把知識追求、公共討論常態化,活動舉辦的地點選在社區咖啡館、獨立書店及文史空間,讓地方有更多社區討論的行動節點。

在這樣的思考下,每一季的活動大多在半年前就和鄉民一起討論規劃,一起發想,分享對地方的觀察,最後訂下當季主題與各場次的內容、舉辦時間,每場座談都有鄉民或計畫成員作為主要規劃者,企劃更詳細的討論方向,並與講者聯繫溝通,而活動舉辦的工作安排,如:主持、接待、紀錄等,也是一起討論如何負責與分工。

每一次活動的開場,都會請參與者自我介紹,彼此認識,並希望能了解團隊的工作,而不單是純粹聽眾或「消費者」。因為社區講座的辦理,我們認識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願意為民雄在地文化的保存、推廣共同努力,因此後來也邀請多次參與計畫活動的成員為「烈風朋友會」,後續舉辦聚會與導覽活動,也辦理了專屬的培訓課程,組織與凝聚更多有志一同的朋友,捲動社區參與。

「烈風講堂」的第一季活動於2020年9月舉辦,分為兩個子題。「打.民俗.日常」有三場座談,邀請大家一起認識民雄在地的民俗,與日常風景及記憶;另一系列為「青年.留鄉.農村」三場,透過苗栗苑裡的經驗分享,對照民雄鄉公所在規劃民雄市場搬遷,希望能汲取經驗,共同思考在地的未來發展。

「烈風講堂」至今已舉辦25場,內容十分多元豐富,講座的主題大致可分為地方文史、在地生活、公共議題等三大面向,簡述分享如下:

地方文史

民雄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慶不是農曆春節或者媽祖誕辰,而是每年農曆7月21日至23日湧入數萬名遊客朝聖的「大士爺祭」。早在日治時
期,大士爺祭便是民雄最重要的祭典,活動期間,摩肩擦踵,大街小巷寸步難行。我們也藉此時舉辦導覽或講堂等活動,了解祭典不只是儀式、藝術,或是趕熱鬧、逛夜市,更希望人們從中了解社會與信仰的連結。

在「佇打.講大士」的主題中,我們邀請了新竹中學的圖書館主任,同時也是民雄大士爺廟研究者黃大展分享他的研究,以及大士爺信仰與民雄在地社群的親密關係,例如,外人若到大士爺廟遊覽,在地的長輩會如數家珍地介紹大士爺的事蹟與歷史,他們親切地稱呼這尊鬼王為「大士爺伯」、「打貓大士」或「民雄大士」。

大士爺不只是信仰與歷史,寺廟建築及祭儀也是重要的在地藝術,「大士爺祭」時,廟方會製作紙糊大士爺神像,供奉在正殿讓民眾膜拜,同時建法會壇,連續三天誦梁皇寶懺,超渡魂野鬼。因此,我們邀請大士爺祭典法師、紙紮神像工藝家—黃瑞村以及大士爺祭典竹轎製作人、竹藝工藝家—林能坤老師分享「祭技一堂—祭典外的技藝場」,他們不僅在每年的民雄大士爺祭典裡扮演著重要角色,更深藏著在現代遍地難尋的紙糊神像與竹藝技藝。

而民雄大士爺的傳說起源眾說紛紜,其中之一是嘉慶君遊臺灣時,在打貓郊外發現了一座形似筆架的「筆架山」,他還說出「正筆架出真主,倒筆架出大士」,隨即便有宏亮的聲音回應「領旨」,民雄遂成為大士爺的發源地。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嘉慶君遊臺灣只是個傳說,「嘉慶君遊打貓—發掘民間傳說中的民俗思維」主題便邀請「重構大學路」的共同主持人楊玉君教授從民間傳說的角度回應這樣的說法,她分析,嘉慶君遊臺灣的故事在文獻上沒有任何根據,且當時嘉慶君身為太子,勢必得寸步不離待在朝廷,登基後更不可能來臺灣。


「祭技一堂—祭典外的技藝場」的實況

在地生活

許多人以為民雄是傳統農村,但其實從1970年代開始就陸續設立「民雄」與「頭橋」工業區,民雄早已是「農工大鄉」。民雄也是鄰近嘉義市的重要城鎮,有省道、鐵路通過,商業發達,曾經也有彈藥庫、軍營,再加上境內及隔壁的大林鎮共有四所大學,是嘉義縣的繁華之地,在不同階段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新移民。

民雄的多樣性反應在地方飲食,這裡除了有傳統的皮麵、薄荷雞,還有不少新移民帶來的異國美味。「我在民雄賣異國料理」講座便邀請到民雄在地異國店家布札諾義式披薩屋、木村御飯糰&可樂餅、阮氏料理的老闆們,他們分別來自義大利、日本與越南,一起分享他們落腳在民雄,用料理與地方串起連結的故事。這三間擁有截然不同故事的餐廳,用心帶來了道地的家鄉味,讓地方的美食選擇更加豐富,也讓食物所承載的記憶,通過品嚐者的味蕾,化作共同享受的經驗。

「民雄媳婦養成記」則邀請三位從臺北、雲林、東石來到民雄的「婚姻移民」,在此展開新的人生階段。座談中,民雄媳婦們分享,來到這裡宛如開墾一般,需要面對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困難與壓力,但在過程中也逐漸適應並融入,成為在地的一份子。面對生活上的新衝擊,三位講者也笑著說,其實不管是生活還是人際,都要靠自己自我調適,與其想著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不要過度自我責怪,把該做的事情做好,盡量拓展自己的生活圈與交友圈。現在,她們已經可以認同民雄是她們的家。

而民雄的農業也有其多樣性,除了大宗種植的稻米、鳳梨,還有小蕃茄、哈蜜瓜、蓮藕、甘蔗等多樣物種,並且也有不少返鄉或「來鄉」從事農作的女性農夫。「小農女的田野日誌」便邀請三位女農分享,她們有人來自臺北,也有本地人,有人讀臺大園藝,有人從師大英語學系畢業,三位投入農業的女性,都有各自的理由與理想,也有自己的一套耕種哲學,並且以及對友善農業的滿腔熱血,澆灌腳下的土地,讓土壤與環境生生不息。


「小農女的田野日誌」的實況

公共議題

臺灣在2018年已進入高齡社會,嘉義縣是全國最老的縣市,老人醫療照護問題需要受到更多的重視,政策亦需與時俱進。雖然政府關注老年醫療,推動「長照2.0」,但如何讓社區照護與醫療落實社區與協助家庭,更是不容忽視的議題。「阡陌縱橫家在這裡:從在宅醫療細看嘉義社區的基礎」邀請到長期關心社區照顧與在宅醫療的白惠文醫師,分享他的在地實踐經驗,和大家一起思考,如何落實社區醫療系統,達到在地安老的目標。

除了鄉村常見的醫療與照顧議題,如何「發展」有時也是在地民眾經常面臨的兩難。在「重構大學路進行的社區參與中,我們也看見到鄉民對於城市發展的期待與矛盾。民雄鄉雖是嘉義縣的繁華之地,但卻是臺灣城鄉發展的邊緣角色,有著典型的城市發展與文化、生態環境之間的衝突。不少地方人士期待的鐵路高架化、設立中科院航太基地、興建新的行政大樓、百年市場搬遷等建設都已逐手規劃,勢必將對在地的生態、文史、生活帶來衝擊,或帶來新的抗爭與問題,那麼,鄉民與師生的集體記憶,是否會因為新的建設而灰飛湮滅?鄉民意見可以如何表達,促成公共討論?而中正大學立基民雄30年,作為在地的一份子,又該如何面對?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文化保存及環境保育,讓民雄成為永續城市,正是學校與社區必須同時思考的問題。

2018年,嘉義縣政府與民雄鄉公所獲得「前瞻計畫」補助,準備進行大學路的道路改善工程,理由之一,為中正大學附近車禍問題嚴重。為改善交通,將原有雙安全島改成單安全島,並將種在大學路二段的芒果樹移除,以利工程進行,計畫之初,這些從日治時期便已存在,亦是殖民印記及鄉民記憶的百芒果樹要移往何處?並沒有明確規劃。縣政府的作法引發鄉民及大學師生的不滿,組成「大學路護樹聯盟」,「重構大學路計畫」也參與其中,訴求保護百年老樹、「道路安全及老樹保存」雙贏,幾經抗議、協調後,最後將大學路上百年芒果老樹移移至中正大學內。

當時移樹已成定局,但我們仍提出多項訴求。其中之一是「未來縣府公共工程規畫不應只聽取顧問公司建議,相關人員應至現場實地勘查,了解地方文化生活習,聽取民眾意見,決策公開透明、開放公民參與」。

在大學路護樹運動中,我們也發現,一般民眾並不清楚與官方溝通的管道及策略,也較少對公共政策表達意見,甚少公共討論,即使對政策不滿,會覺得「跟政府說了也沒有用」,只能默默接受。面對都市發展造成的環境問題,或者人口外移及社區照顧等議題雖有見解,但缺乏系統性的論述與回應方式。這使得我們在「烈風講堂」的規劃加進在地公共議題的討論。

民雄的交通問題引來不少批評,「上路修行:我的民雄通行日誌」邀請臺南社大綠交通研究社曾德平社長以及嘉義縣建設處道路工程科何宜忠科長,和大家討論民雄的交通規劃與願景,分別從民間組織及官方視角討論如何改善與規劃在地交通。


何科長分享公務機關與公民參與議題

護樹運動之後,有關民雄的交通規劃嘉義縣政府會主動邀集我們討論,甚至以「公民共學」的理念舉辦工作坊。何科長也說,這樣作是受到當年「大學路護樹運動」的影響,以往公務機關就是按照規範、安全標準去做事,沒想到2018年的護樹運動看到鄉民的不同意見,也開始思考公民參與的問題,雖然工程延宕了近兩年,但卻是另一種啟發。

「民雄城鄉風貌下的美學空間」則是為了回應接踵而來的大型公共建設所舉辦的論壇,活動邀請三位講者分享他們對民雄近年與未來大型公共建設的觀察,討論在大型建設設立後,民雄會有什麼的衝擊與改變,以及在地該如何因應與回應。不只講者精彩,討論也很精彩,民雄鄉長林于玲及縣府綜規處的凱迪處長出席,不同位置的人有不同觀察與期待,這是民雄在地少見的公共討論活動。

雖然「烈風講堂」有在地鄉民參與規劃與執行,但也不免擔心,是否能回應地方問題與需求?事實上,每次活動大致有2、30位地方民眾,甚至有好幾位參加多個場次。有位到民雄讀書,後來留鄉工作,居住近30年的朋友在接受我主持的「我的民雄朋友們」節目訪問時告訴我,即使她已在民雄待了這麼多年,每天固定的上下班生活卻沒有多少機會深入了解這塊土地,也不會接觸、認識更多的在地人,烈風講堂則讓她重新深刻地認識民雄,與民雄許多不平凡的小人物。這位朋友不僅有著高出席率,更加入導覽員培訓,身體力行地了解民雄,把民雄介紹給更多人。

不論是社會組織或是大專院校都經常舉辦各種類型的演講與座談,但由鄉民和大學長期共同合作舉辦相對少見,「烈風講堂」不是大學到社區辦理的活動,而是大學與社區共同籌畫、分工、共享的知識平臺與公共論壇,更同時是大學與在地共同捲動社區參與的重要歷程。

雖然重構大學路計畫未獲教育部USR的補助,難有經費支持「烈風講堂」的常態舉辦,還好我們成立了「打貓街坊文化協會」,不僅轉由在地方組織支持經費,並由鄉民接力繼續奔向下個階段,期待在地知識與鄉民力量能夠在鄉民與大學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傳承與前進。


重構大學路團隊和鄉民規劃討論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