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飲食習慣多元,選擇豐富,每天選擇要吃什麼,甚至被戲稱為「人生難題」。住在民雄田中央的工程師劉羿貝,回到故鄉學習種稻,原本就對烘焙有興趣的她,以自家無農藥、無化肥的友善耕作的白米,嘗試開發各種點心,像是米布丁、杯子蛋糕、司康等等,希望大家用不同的形式品嚐米食,形塑不同於傳統的米食文化。
其實傳統農村中,也有以稻米為原料的點心,像是常見的發糕、菜頭粿等皆是將米磨成漿,蒸炊所製成。但比起麵包,這些傳統點心似乎較難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中,於是劉羿貝嘗試磨製「米穀粉」製作西點。不論是形式問題,或是習慣問題,就是要讓大家吃到自家的米。
使用自家的友善耕作米磨製的米穀粉製作點心。
米穀粉做的杯子蛋糕烘焙中。
市面上的米穀粉應用,一方面呼應「無麩質」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期待能透過延長產業鍊的方式,解決台灣稻米產量過剩的問題。然而,不同於已有萬年的食用歷史的麵粉,米穀粉的使用尚未普及與穩定。它與麵粉最大的差別在於沒有「麵筋(Gluten)」,烘焙上需要大幅調整技術與配方,對應的食譜也較少,整題而言還是小眾取向。
即便如此,劉羿貝將農耕與烘焙的興趣相互結合,希望可以走出一條不同於以往的路線。藉由不同的飲食形式擄獲大家的心,最主要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多認識自家友善耕作的米,行銷在地的農業與農產。
麵筋的成分及其對烘焙的影響。
米穀粉的研磨方式影響吸水力,進而影響烘焙效果。
師傅是舅舅 媽媽是學姊 返鄉務農的支持系統
2022年三月劉羿貝從日本回到台灣遠距工作,起心動念的原因就是想回到家鄉種田,因為舅舅翁寬倂是種有機米的稻農,所以便跟著一起學習,和媽媽一起從家裡的兩分地開始耕作。
但是對於種田,舅舅一開始其實並不那麼支持,雖然他是個經驗老道的有機稻農,但他總是覺得下田很難養家,奉勸年輕人不要來種田,但羿貝沒有被勸退,反而舅舅去哪裡他就跟著去,做什麼他就跟著做,像是在碾米工廠幫忙包裝、協助食農教育的活動,用行動讓舅舅習慣自己的存在,久而久之舅舅也接受了這樣的模式,於是學習的範圍就從邊緣的打雜事務,開展到核心的栽種技術。
劉羿貝與舅舅翁寬倂,傍晚在田間尋找被老鼠挖的地洞,進行整地。
在技術上有舅舅的協助,減輕了羿貝不少的負擔,但正職工程師的她,還是有條件上的限制,她每天利用上班前的清晨、下班後的傍晚及週末務農,盡可能地下田,但田間管理的時效性還是讓她感到焦慮緊張。
例如插秧、收割都需要配合代耕業者的時間,但代耕業者不像上班族一樣,約定確切時間就準時前來,通常會約一個大概的時間,代耕業者視情況聯絡前往工作。這並不是因為代耕業者懶散或不準時,而是因為農戶們的需求時間會集中在一起,時間到了大家都要插秧或收割,代耕業者的排程緊密,有時候遇到現場臨時有狀況,也會影響作業時間。其實不僅僅是配合代耕的時間,她自己的體悟是:「農作還是有一個作息的時節,你現在該做什麼事就要做,如果現在該曬田了,但你一心想要繼續在水田裡除草而沒有曬田,那也是沒辦法。」
另外也因為今年(2023)擴大了種植面積,因此田間工作增加不少。除了盡量調度工作時間以外,也因為有媽媽的支持與協助,讓事情輕鬆許多。她還記得在早些年媽媽告訴她:「如果不知道要做什麼,就回來種田吧!我幫你一起弄」,沒想到當時的一番話如今成真了!經常可以看到兩人一起工作的身影。
返鄉務農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事,從農耕技術、環境資源上以及心理調適上,都需要有相互支持的網絡,才得以順利進行。
與人連結的「農的Nodal.field」
雖然對於農業有興趣,但羿貝一開始種田主要是想要自己吃,但因為收成比預想的還要多,便想把好東西與大家分享,也將農作實務、米點心的製做過程紀錄在IG、FB上與大家分享,並成立了品牌「農的Nodal.field」意指是透過農業作為節點,與人連結。透過務農,探尋與他人相處、與自己相處的生活模式。
劉羿貝在田中央的稻田裡工作。
斜槓工程師務農後騎車回家上班的背影。
【農的Nodal.field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nodal.field
https://www.instagram.com/nodal.field/
【工作團隊】
規劃統籌:李政怡
採訪撰稿:黃顯淨
攝影:黃顯淨
平面設計:黃家倩
受訪者:劉羿貝
【參考文獻】
《食物與廚藝:麵食、醬料、甜點、飲料》Harold McGee著
米穀粉品質對烘焙產品之影響https://www.coa.gov.tw/ws.php?id=2445710&print=Y
翻轉米食的秘密武器,米穀粉出擊!低卡少油無麩質,專業指南大公開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60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