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鳳梨君說話-中正電傳所交換生

發布日期 : 2023-03-20

IMG_1538-1

余秋雨:

真實的知情者是生活者。對每天迎送的生活,對生長於斯的家鄉,知道得最細緻的是老農,是牧民,是社會底層的大眾。對社會的真相,天下萬民,生而知之。—張承志

來中正交換前,之前的陸生就告訴我中正又叫做“鳳梨田大學”,來這裏的第一天,我就看到了路旁帶著“小帽子”的大片鳳梨,但如果沒有“鳳梨急行軍”,這半年裏我可能不會有機會真正走進鳳梨田背後的那個叫三興村的地方,不會知道原來鳳梨的台語是“旺萊”,不會認識王哥、不會認識鄧翁雀阿嬤,不會知道社區發展協會和打貓合作社,更不會認識鳳梨急行軍裏的一群可愛的夥伴,所以真的很感激同學帶我來參加這麼有意思的一個活動。

還記得我第一次參加活動是3月28日,上午哲宇給我們上課,講的是到民間/社區去,介紹了臺灣各種文藝運動的歷史,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參與式藝術”跟“民眾戲劇”。在大陸,導師做的是農村政治傳播,所以經常會跟著導師去到農村,做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然後整理成文本材料形成相關論文,所以在意識裏一直有要走進田野,通過實地調查,做泥巴汗水的學問意識。但是這樣的論文對農民來說可能未必能理解接受,而民眾戲劇把人民的生活演出來對我而言無疑無比新鮮。下午第一次下田野,去的是鄧翁雀阿嬤家,途中看到顯淨路過王哥鳳梨攤跟王哥親切的打招呼,小夥伴們熟悉的聊著村裏的事就能感到團隊做田調的滿滿誠意。

一直很佩服灣灣同學老師的工作效率,三組田調筆記上傳社團後沒幾天,哲宇就根據我們的田野筆記形成了一個大致的劇本發展思路要點,之後大家就一起討論形成了每一幕大致要講述的內容,設置統一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名字開始分工創作劇本,創作劇本過程中也是學到了嚴謹的態度,故事發展的每一個時期要嚴密考證,每一個動作的設計都要儘量是生活場景的還原,因為我們是要演村民,是他們最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對細節的嚴苛也是行動劇場的魅力之一吧。

學術理論從來是人類思想的一個偉大來源,但我們仍然直覺地相信:鮮活的民眾生活中藏著正確的解釋。我們不得不反思,當自己對不發達的窮鄉僻壤、少數民族、文明主體的發言,是否存在話語的霸道、文化的歧視和片面的胡說呢?而當我們親身演出他們的故事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從內心體認到他們的感受。聽他們講故事,讓他們和我們一起講故事是不是也正是實現實作知識和論述知識雙向轉譯的有效途徑。

《三興村的滋味》演出在地的故事!

差事劇團X鳳梨急行軍
時間:5/31上午11:00(10:30開放進場)
地點:圖書館攝影棚

歡迎大家來看戲!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