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疫後的喘息窗口——承接到相互協力的友善菜園

發布日期 : 2023-03-23

沒有農學院的中正大學,在校園內居然也有溫室苗圃,並且由社區居民協力管理。七十五歲的莊月霞阿嬤是在苗圃幫忙的志工,她也是教職員的眷屬,每週從教師宿舍到苗圃幫忙,藉由適度的農業勞動,療癒身心,也緩解了疫情期間被封鎖在家裡的那段時間。

澆水

 

穴盤

中正苗圃是由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所經營的菜園,每年定期開課,教導學員如何用無農藥、無化肥的方式種植蔬果,月霞阿嬤也曾是這裡的學員,但她並非主動報名。當初兒子告訴她,學校有人在教種菜,她想:「我以前務農還不夠嗎?這有什麼好學的?」但實際接觸之後,她的確覺得有所不同。她說這跟以前在田間撒種子不一樣,要從育苗開始,慢慢呵護再移入土定植,整個過程非常的乾淨安全,更重要的是和自然接觸的過程,讓她的心情無比舒暢。她說:「每天看到這些菜慢慢地長大就覺得好療癒喔!」沒想到因為年齡還有環境的改變,讓她重拾對農業的興趣。

月霞姊

月霞阿嬤是一個非常活潑熱心的人,她喜歡到處做志工,也參與慈濟慈善事業,她曾經希望自己開一個「健康柑仔店」,除了賣東西更提供一個場所讓大家一起來活動。大約是九年前,為了幫忙顧孫子,她搬到了中正大學學人宿舍,也在學校的所在地三興村做志工,幫忙社區煮飯。

疫情期間變得無法出門,哪裡也不能去,這對活潑外向的她很困擾。直到疫情和緩,逐步解封,雖然還有許多活動不能參加,但可以到菜園裡種菜這件事,讓她的生活至少有了喘息的出口。而中正苗圃也因為這些學員、志工的參與而越來越穩定的生產,並將種出來的健康蔬菜提供給教職員宿舍及社區週邊的朋友們。目前除了月霞阿嬤外,也有另外兩位固定幫忙的志工協助友善菜園的工作。

菜特寫

「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希望藉由各式各樣的方式讓長者在地老化,甚至希望中高齡者能夠發展自己的事業第二春,提倡高齡者的社會角色與功能,而不只是被照顧者。從月霞阿嬤的身上,可以看一位長輩,她如何透過農業的勞動,從一位學員,走向主動參與的協力者,並從中獲得成就與滿足。

 

【工作團隊】
規劃統籌:李政怡
採訪撰稿:黃顯淨
攝影:黃顯淨
受訪者:莊月霞
特別感謝: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