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為合作課程「草根行銷」期末報告
圖一:我們是長在甘蔗田上的大學。(賴志軒 攝影)
被鳳梨圍繞的中正大學,一直被戲稱為鳳梨大學
但是我們遺忘的是,甘蔗曾是這裡的根!
我們是長在甘蔗田上的大學!
偌大的中正大學周遭,除了種植鳳梨外,還有一部分甘蔗仍種植著。台糖的刊物《台糖通訊》介紹嘉義東部丘陵的製糖業時指出(2013),現今國立中正大學所在的陳厝寮,台地一帶紅土台地土質、種植條件得宜,適合種植甘蔗。一直到現在,當地大部分的甘蔗田,均由台糖虎尾糖廠管理,屬於目前好收農場的範圍。位於大民南路與大學路交叉路口處,則是好收農場的辦公室所在,被鳳梨田圍繞著而顯得低調。但是誰還記得,在這路口曾經有條重要的鐵路,專門運輸甘蔗到大林糖廠,也就是陳厝線鐵路。
這些設施在二十年前,中正大學建校後產生改變,尤其當時糖業鐵路的經營持續出現困難,加上公路運輸發達,卡車可以更方便地抵達農園採收。為了節省成本問題,台糖將糖業鐵路逐一終止營運,而陳厝線在這樣的浪潮下,也跟著被廢除。中正大學建校後多年,把原本的鐵路拆個精光,一大部分被拓寬為現在的大民南路,成為目前中正大學往返大林的重要通道。
「一滴都不剩」的狀況看來,難以想像糖業及甘蔗運輸與在地的連結,需要依賴文獻資料及口述訪談,才能清楚描繪陳厝寮台地一帶甘蔗種植的脈絡。此次調查,主要先從文獻資料查閱開始,大方向地指出糖業生產以及糖業鐵路運輸的興衰。之則聚焦於陳錯線及好收農場一帶,輔以歷史地圖重疊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重現當年甘蔗種植、運輸盛況。目的便是為了讓無論是在地居民,或是中正的師生,能更了解自身周遭曾經大規模種植甘蔗的歷史,也對在地資源多一份情感。
圍繞在蔗香的氣息中
有個好收農場
現在仍然採收著甘蔗 與以往不同的是 附近多了鳳梨作伴
圍繞在學校身邊的好收農場,設立於1912年,目前為虎尾糖廠原料採集區域農場,分布地區大致落在三興村陳厝寮及部分大坪頂地區(圖二)。
圖二:好收農場位置(聯勤總部測量署,1986)
好收農場於1912年由新高製糖株式會社設立,為官方移播用地,後國民政府來台,由台糖接收當時糖業相關之日產,並由大林糖廠(原為大林製糖所)負責管轄,為大林糖廠甘蔗原料採集地。為載運採收的甘蔗,特地設立大坵線及其支線陳厝線,從大林糖廠一路開至位於現今大民南路與大學路一段交叉口的好收農場辦事處。
圖三:好收農場附近鐵路設施位置(賴志軒 繪製)
國民政府來台後,好收農場所收成的甘蔗仍往大林糖廠輸送,而糖業的興盛與起伏也與台糖,甚至是整個國際糖業相關聯。1951年,隨外銷市場擴大,大林糖廠的甘蔗種植面積最多可達3000公頃,糖產量也高達32,604公噸,然其後也因為國際糖價而起起伏伏。1980年代開始,國際糖價持續下跌。當時正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各地開始重視工業及商業,加上都市化發展,使得原來鄉村地區勞動人口向都市聚集,甘蔗種植面積及糖產量衰退(江芳菁,2003)。目前台灣仍在製糖的糖廠僅剩雲林的虎尾糖廠及台南的善化糖廠,而大林糖廠已於1995年正式停止製糖。
好收農場所在的陳厝寮早期多處為台糖種植甘蔗之地,根據好收農場辦公室的吳大哥所言,現在新三興村活動中心的地也曾用來種植過甘蔗。1989年,中正大學建校,甘蔗種植面積下降,且因為配合都市計畫,原本通往好收農場辦事處的大坵線支線陳厝線也在同期被拆除。目前好收農場所收成的甘蔗,都以卡車運往虎尾糖廠做後續的處理。
圖四:變電所附近種植的甘蔗(林家驊 攝影)
轟隆轟隆~
糖業火車到哪裡去了
曾經 好收農場與大林糖廠間
有條陳厝線聯繫著
從誕生到沒落 究竟發生什麼事?
圖五:從前陳厝線的一部分,已成為現今的大民南路。(賴志軒 攝影)
好收農場旁邊曾經有一條糖業鐵路陳厝線,連結到大林糖廠。為了瞭解糖業鐵路的存在,首先從爬梳歷史開始。
1905 年 6 月 25 日擔任臺灣製糖株式會社常務理事的山本悌二郎技師至布哇 (今夏威夷)考察返日,考察期間獲得不少啟發:包括修築專用鐵道以搬運原料及產品,因此在與會社內部討論後,建議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於橋頭製糖場鋪設軌距 762 公厘規格的鐵道。先是以水牛牽引的方式拖運蔗車,因效果顯著,遂決定鋪設可供蒸氣火車行駛的鐵道。於是, 1906 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開始計畫設置糖業鐵道,向臺灣總督府申請後於隔年獲准興築,1907 年 11 月已陸續完成 5 條糖業鐵道線,開啟了台灣糖業鐵路載運甘蔗的歷史。(許淵翔,2017)
根據《台糖通訊》的記載(2014),糖鐵依性質區分為專供糖廠製糖期間運輸甘蔗的「專用線」、通勤(學)及農產品和郵件運送的「營業線」,以及國防用途,連接貫通各糖鐵的「南北平行預備線」。 糖業鐵道路線選擇到建設的過程,具有一定的條件,除了需要從大片甘蔗園採收外,另外路線也要有可經營專用線(甘蔗原料)兼營業線(一般客、貨運)的價值。至於陳厝線則是屬於運輸甘蔗的「專用線」,從好收農場收集周遭的甘蔗,藉由鐵路運輸送至大林糖廠。
當 12 月至隔年 2 月甘蔗收成的季節來臨時,採收工人便至植蔗區採收甘蔗,將甘蔗聚集於拖車上後,以牛隻搬運甘蔗至甘蔗的聚集地,也就是俗稱的「蔗埕」,再將將甘蔗搬運至數輛臺車上,以蒸汽火車拖運臺車至製糖場,一條鐵道線會依鐵道里程的長短、甘蔗種植範圍來設置蔗埕,將甘蔗依照時間送往製糖場。
好景不常,戰後二三十年間,鐵路運輸固定成本提高,運量未達經濟規模,開始失去經濟效益;再者,鐵道運輸缺乏彈性,無法如公路運輸做到門對門的運輸便利,加上人力及裝貨的成本昂貴,而公路貨運業蓬勃發展,競爭激烈,鐵道抵不過其優勢,逐漸被取而代之。
實際走入社區 與居民談心
談到製糖產業,就要回朔到1624年荷蘭人占領台灣,他們開始鼓勵台灣製糖事業,但於1944年台灣遭受盟機轟炸,糖廠損毀34所是相當大的損失,1975年國際糖價續高,砂糖外匯收入達4億1千餘萬美元,造成空前紀錄,蔗農收穫極豐,為台灣又一黃金時代。「糖」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虎尾糖廠史料館,2017)。目前我們則針對與好收農場相關的各個線索加以訪問及觀察,如下:
糖香四溢的虎尾糖廠 駛著僅存的五分車 喚起在地人童年記憶
糖廠菸衝冒起白白的煙,糖香飄逸,全台唯一保留運送甘蔗的五分車就在虎尾糖廠。虎尾糖廠,舊稱虎尾製糖所,位於台南州虎尾郡虎尾庄,為現今雲林縣虎尾鄉。過去五分車就是為了配合糖業需要而興建的專用鐵路,除了運送原料以外,亦能載運旅客;而今,糖廠的五分車多數已被銷毀或者形成觀光導覽,目前要看到五分車運送甘蔗也只能親自到虎尾了。
2017年月底,台糖推動循環經濟,推出一個月的虎尾糖都文化節,將國內唯二,自日據時期沿用至今的製糖過程、試吃剛出爐的糖供應民眾參與,一系列的糖文化活動,玩的、吃的,一次滿足。
老一輩在地阿姨駐守在鐵軌旁,原來是指揮五分車通過,阿姨分享著過去「偷甘蔗」經驗,「因為以前都沒得吃,所以必須很小心,不能被發現,通常都是看到火車頭過去了,就可以從中間車廂偷拔甘蔗,再偷偷帶回家吃」。五分車的運甘蔗過程中,勾勒起大家的共同回憶,另一值得被肯定的話題是,糖廠雇用在地人來維護在地事務,也讓這些長者能夠認同在地產業。
運甘蔗的五分車對當地人來說影響深遠,不僅是童年的重要回憶更是見證過去歷史的軌跡。「看到火車來的時候,都會在後面偷拔甘蔗,因為以前都沒得吃,但是都要很小心,不能被發現。」指揮糖業鐵路運輸安全的阿姨笑著說道:「通常都是看到火車頭過去了,就可以從中間車廂偷拔甘蔗起來,再偷偷帶回家吃,現在(你們)都沒有童年的回憶了。」
圖六:虎尾地區甘蔗產區原料裝載到五分車上。(賴志軒 攝影)
虎尾糖廠為台灣最後一條載運甘蔗原料,供虎尾糖廠製糖的五分車鐵道,目前通車路段約十五公里。目前也只剩下這條鐵道在運輸,虎尾糖廠發車往返於同安農場、糖鐵馬公厝。這條鐵道從糖廠延伸到崙背,在往前可直達甘蔗種植地。
糖廠員工現身說法
糖業生產經歷偌大的變化
以前經歷的輝煌時期
如今顯得沒落許多
南靖目前有產甘蔗,約有2,600公頃、南部幾乎都有種植,雲林到屏東,通常甘蔗都是7-10月種植、採收為12-3月,蒜頭糖廠也有在採收,可以搭他們的五分車去深入了解。
善化跟虎尾負責製糖、南靖負責種甘蔗,而南靖是被善化管理的,善化與虎尾的糖廠階級一樣大,目前甘蔗到練糖就是屬於這兩個地區。而小港,主要進口原料、精煉成我們的食用糖,有專門的部門去運作。部門分得很細,很多部門同時運作(灌溉部門已經廢除了,已經與管理合併)
沒落原因,早期台灣被日本統治,工業日本,台灣農業,台灣屬於亞熱帶國家,所以適合種植,都是外銷居多,一年可以產出400-500萬噸的糖。脫離日本統治後,由於政治改革,離蔗政策,一年只剩下4-5萬噸的糖,主要內銷,台灣一年會用10萬噸左右,所以就需要進口墨西哥、泰國、中國、越南的糖,最後再由台糖精緻化。
每個種植甘蔗的田都有原料區、農場(基本上都有主管,都是糖廠的人,機械化以前都是由人工種植,因為員工人數很多,所以過去糖廠旁邊都會有很多國小國中,廢除後,人口就漸漸外移),在練成精緻糖、二砂、黑糖等等。
台糖從上萬員工,到現在剩下3000多人,沒有做糖以後,就開始有副業,把副業分為大區塊,包含生計、蘭花、油業、超商等等,繼續讓員工有工作,所以通常員工的年資都很高,不過,近幾年退休的都差不多,才開始有招考新員工。
糖鐵會沒落的原因,是因為鐵路維修成本較高,在運量不理想,有很多地被徵收,也就開始沒落了,目前,會維修的師傅也不多,幾乎個位數,逐漸沒落。至於,鐵路有些沒拆,也都開始發展為觀光區,像是五分車,就是過去用來運甘蔗的。
阿迪(2017):「南靖目前有產甘蔗,約有2,600公頃、南部幾乎都有種植,雲林到屏東,詳細資料可以再上網查詢。產甘蔗就是原料課,如果要更深入了解,必須請示主管才可能提供數據。」台糖員工阿迪目前在南靖糖廠負責管理種植甘蔗,工作範圍從種植到採收這段期間的病蟲害防、治雜草防治、鼠害防治以及中耕施肥,並且外聘臨時工。「通常甘蔗都是7-10月種植、採收為12-3月,蒜頭糖廠也有在採收,可以搭他們的五分車去深入了解。」
善化及虎尾區糖廠階級一致,負責製糖,南靖區負責種植甘蔗,其中南靖由善化負責管理,從甘蔗到煉糖皆由這兩區處理。而小港主要進口原料、精煉成現在我們看到的食用糖。
早期台灣被日本統治,工業日本,台灣農業,台灣屬於亞熱帶國家,適合種植並以外銷居多,一年可以產出400-500萬噸的糖。脫離日本統治後,由於政治改革,離蔗政策,一年只剩下4-5萬噸的糖,主要內銷,台灣一年會用10萬噸左右,所以就需要進口墨西哥、泰國、中國、越南的糖,最後再由台糖精緻化。
每個種植甘蔗的田都有原料區、農場,在煉成精緻糖、二砂、黑糖等等。機械化以前都是由人工種植,員工人數眾多,過去糖廠旁邊有許多國小國中,讓員工子女可就近學習。在糖廠廢除後,人口逐漸外移,台糖從上萬員工,到現在剩下3000多人,沒有做糖以後,開始經營副業,包含生計、蘭花、油業、超商等等,讓員工有工作溫飽,所以通常員工的年資都很高,不過,近幾年退休的都差不多,才開始有招考新員工。
糖鐵會沒落是因為鐵路維修成本高,但載運量卻不理想,導致土地被徵收,擁有維修技術的師傅也只剩個位數,時代的變遷及技術的流失是造成沒落的主因。鐵路有些沒拆,也都開始發展為觀光區,像是五分車,過去用來運甘蔗,如今則成為園區的一大看點。
見證好收農場三十八載
吳大哥看盡甘蔗種植興衰
熱情敘述好收在地的變化
曾經運甘蔗的鐵路 如今被眾人遺忘
圖七:好收農場辦公處大門。(賴志軒 攝影)
先前在好收農場工作的台糖員工吳大哥,已經工作38年,看見糖鐵興衰及中正大學帶來的影響。
過去中正大學的地皆為種植甘蔗,有些地是屬於台糖、有些是五穀王廟,五穀王廟的土地也曾被台糖租來種植甘蔗。除此之外,三興村新活動中心以前是台糖的原料區的辦公室,現在租給公所,而變電廠那一塊地仍然是台糖的土地。
糖鐵拆除是因為建設中正大學,於民國78年停止營運,改用卡車送到大林,大坵園線也是同期(78年)拆掉。目前從中正前往大林的自行車道,就為原來的糖業鐵路,馬路是在89年才開墾,以前還保有鐵軌,但是民國91年通車,全部拆除。吳大哥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成本問題,用卡車運送比較便宜,火車要裝下來還要再裝一次,比較費工,比較少人修火車,剩觀光火車,剩虎尾還有再運,往馬光那運,現在只剩這再運甘蔗,虎尾還有觀光小火車,大林的全廢掉了,鐵軌也全部挖光了」。
有些道路是過去重要糖鐵路線,但是我們卻遺忘了,透過這次的訪談,讓我們找回這幾年來的記憶,民雄不在只是鳳梨聖地,或許還有甘蔗,還是其他作物值得我們探討,又或者是我們遺忘的歷史。
從小就在當地生活 在當地工作
見證時代的變遷
從小就住在山子腳的柯文章阿公,早年也曾種過甘蔗。
回憶當初何時開始種植甘蔗,阿公早已沒了印象,只記得當年用來種植甘蔗的地,是向五穀王廟所租借來的,剛好就位於現在中正大學的所在地,而所採收的甘蔗,會以秤斤的方式賣給台糖,但在當年種植甘蔗並不像現在有機器可以輔助,在以前若是種植甘蔗,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去耕作,所以當時和文章阿公一起種甘蔗的,除了當地居民以外,也有來自由台糖派來的「外地人」,而這群人在平時農務繁忙的時候,就會住在附近台糖所興建的工寮裡,尤其是越靠近農曆十二月,甘蔗需要採收之時,工人們就會使用牛車,或一起用人力的方式將採收的甘蔗搬運至山腳下的倉庫,也就是現在好收農場辦事處的地方,讓一天兩班的五分火車將甘蔗運送至糖廠。
而從小就在山仔腳生活,文章阿公也看盡了附近的變遷。民國78年,五穀王廟捐贈了一百多甲的地給中正大學,而即使是當年擔任廟中代表的文章阿公,也因為要建校的原因,無法再繼續種植甘蔗,只好在附近轉種稻米生活。而問起阿公是否記得鐵路何時被拆掉的?阿公也是沒什麼印象。
究竟是甜蜜蜜,還是苦澀澀的甘蔗印象? 玉瓊阿嬤娓娓道來
玉瓊阿嬤出生於民國23年生,目前84歲,居住於火燒庄(現今民雄鄉豐收村好收五穀王廟附近),後來嫁到陳厝寮(現今三興村)。阿嬤的父親曾在日治時代當鄰長,對於自己的孩子管教較於嚴格,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去偷食物,所以種植一小塊的水果/糧食給自家的孩子吃。
「台灣人尚憨,第一憨,插甘蔗給會社秤;第二憨,呷煙(抽煙)歕風(吹氣);第三憨,吃檳榔嘔紅」玉瓊阿嬤含笑帶著苦澀的說這句台灣俚語,彷彿重現過往日治時期糖業大資本化與專賣制度的背景,也看見在日本統治時被壓抑與無奈。在日治以前,台灣人種植甘蔗作為經濟作物,而日治以前在村落內一棟棟舊式糖廍中,利用台灣水牛來拖著石轆(石磨子,又稱造糖車)壓榨甘蔗,再由甘蔗汁通過熬煮成赤糖。阿嬤說,小時候村子內(陳厝寮)三姓公廟後方曾有這麼一棟舊式糖廍,煮糖的時候小孩還會都跑去吃還在熬煮的「糖蜜」。
直至20世紀初,日本開始於台灣建造新式糖廠,在陳厝寮可以看見牛車拖著滿滿的甘蔗,由上沿著現已拓寬成大學路一段的牛車路運送至山腳下的好收農場,再由半(五)分車一車車配送到會社(時為新高製糖株式會社)的大林糖廠,而台灣人究竟在甘蔗時期,究竟賺了什麼?阿嬤笑笑地說,為會社做一天工錢只有一角半啊!了不起就是拿兩包糖搪塞人民。一斗米要什麼時候才買得起?人民僅能日復一日的種植甘蔗,偶爾種些樹薯、玉米自用為生,別無選擇的工作,若都不做就什麼也沒了。
而為了挖掘過去糖業與在地人的連結,就不得不回溯現為中正大學校地的這片土地。這裡曾與台糖有著緊密的關係。台灣人在清朝時代聽說日本人要來台灣,徵收人民的土地,居民團結起來說,「全部的土地都歸為五穀王廟,叫他們去跟神爭啊!」五穀王廟因此而擁有百甲土地,就連現今的中正大學大部分也曾為五穀王廟財產。在阿嬤的口述歷史當中,也讓人不斷回味過去台灣被統治的無可奈何,但也有些部分值得我們一談。如沿著大學路一段快慢車道間分隔島上的芒果樹已種植逾7、80年,原來是阿嬤那個年代被日本人強迫去種植,阿嬤說是為了未來乘涼,一戶必須種植一棵,還堅定地說「我還記得我種哪一顆」,當年艱苦與歡快的複雜情感早已深植在這地景之中。
而當人人都說民雄為鳳梨盛產地,而自山仔腳一望廣茂的鳳梨田,連中正大學的師生都戲稱自己是「鳳梨大學」,好像都忘卻了這曾是廣種甘蔗的田園,過去這片土地上也都是以甘蔗維生,五分車載滿甘蔗的景象現在也被貨運車取代掉,在這條鄉間小路也看不見水牛拖著甘蔗到山下了,甘蔗雖然因設校與糖廠減產而種植面積下降,但仍存於村內各個角落,若芒果樹的韌性是持續陪伴在這塊土地,就像是阿嬤對著這塊土地的情感,仍與居民的生活與經驗共存。
結語
經過一連串訪談,相信對於陳厝寮種植甘蔗的歷史有更深刻的印象。一開始先從好收農場的管理單位虎尾糖廠,了解糖廠製糖及五分車運轉的過程,雖然沒有直接與陳厝寮的地緣關係,但是能從仍在運轉的設施中,體會到以前糖廠生產興盛的時期運轉的印象。之後再回到學校周邊一帶,從好收農場與周邊地區居民的視角看待陳厝寮當地曾經種植甘蔗的歷史,讓我們一來中正大學只記得周邊種植鳳梨的學生們,更加認識在地。未來,關於甘蔗種植的歷史,還有許多面向值得持續發掘,從故事中了解歷史面貌。
(周妙穎、賴志軒、蘇慈宜、林育楷、林家驊 整理)
參考文獻
聯勤總部測量署(1986)。《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地形圖 : 大林》。 臺北市 : 內政
部。
民雄鄉公所(1989)。《民雄鄉志》。嘉義:作者。
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台糖五十年》。台北:作者。
李方宸(2001)。《台灣糖業鐵路經營之研究(1946─198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江芳菁(2003)。《大林糖廠與大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1909~1996)》。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糖業文化協會(2007)。《台灣糖業鐵路百週年專刊》。雲林:作者。
許歆妮 (2011)。《日治時期台灣新式製糖工廠組成與都市發展-以虎尾、溪湖及新營為例》。逢甲大學建築所碩論文。
張健豐(2013)。《被遺忘的糖業文化系列 嘉義東部的製糖業》。取自: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71&p=13384378&s=13384407
《糖金時代的轉輪印記 盡訴糖鐵的美麗與哀愁》 (2014)。取自:https://www.taisugar.com.tw/Monthly/CPN.aspx?ms=1385&p=13384998&s=13385007
黃儒柏(2016)。《濁水溪下游的糖業鐵道之興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淵翔(2017)。《雲林地區糖業鐵道營業線的發展與再利用(1908~201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