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民雄舊戲園

發布日期 : 2021-04-19

何逢徵/撰

  民雄舊戲園曾陪伴有幸進場觀賞的民雄人一起成長,從小到成人,從成人到髮白,編織許多值得懷念的回憶。 

  老一輩的民雄名人「四蕊仔」,是一位頗具生意眼光,並且有實現能力的事業家。他在七十年前,於現今昇平路超商起向南四家店鋪的座落處,蓋起民雄戲院。兩層挑高的木造建築,一、二樓可容五六百人。戲台坐南,一樓方整,按高矮次序,排滿有靠背的多根木條長椅。二樓是ㄇ字形的空間,階梯式的固定木板看台,後幾層還加上椅背。售票處在入口旁,樓下後方有販賣部和放映間。日據時期,這裡是民雄最具規模的集會場所,民雄國校一年一度的遊藝會也在這兒舉行。 

  光復後四十年間是影、歌劇事業的鼎盛時期。歌仔戲、布袋戲、新劇、電影、歌舞團,為了吸引觀眾,戲院除了展示看板外,還雇用宣傳三輪車,穿梭在街上、農村各個角落,一路廣播,一路散發傳單。在沒有電視的年代,戲院是鄉民重要的休閒與娛樂的場所。小孩零用錢寬裕的,就大方的買票入場。沒有錢的小孩,只好在門前待機,等熟識的大人央託帶進,看「霸王戲」的小孩,憑著矯捷的身手,從戲院後的排水溝偷渡硬撞。沒有辦法的小可憐,只好和苦哈哈的大人守在出口大門,等著看散場前十分鐘的「戲尾仔」。

  歌仔戲是大人戲迷的最愛,拱樂社、復興社都是著名的劇團。愛哭瞇仔、寶惜仔等是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公演期間,靠近戲台的顯眼處,貼上戲迷賞金、獻金牌登錄的紅紙,聽說部分有錢有閒的戲迷還跟著名角全台走透透呢! 

  黃海岱、坤禮仔的布袋戲,「尪仔媏」,演出精彩,老少咸宜。影歌星大會串或影星隨片登台,也常常帶來不少人潮。洪一峰、陳芬蘭、文夏常組團巡迴表演。友人啟明仔帶一票人,追隨洪一峰在臨近鄉鎮跑,天天聽同樣的歌,卻樂此不疲,百聽不厭。

   光復前後的電影是黑白的默片,上映時必須配音員解說。解說員(辯士)要能配合男女老少諸多角色,發出相稱的聲音和腔調。有時發揮過了頭,甚至把鄉民熟識人物的舉止、言談穿插其中,觀眾不但不以為忤,反而常常被逗得哈哈大笑。「火燒紅蓮寺」、「孤星淚」等是光復前的賣座電影。光復後,日片「金色夜叉」、「青色山脈」、「風速四十米」也風光一時。港片「小白菜」、「梁山伯祝英台」更是風靡全台,也在民雄戲院創下檔期每日爆滿的記錄。連從來不踏入戲院的老婦人,也在子女慫恿下,趕來湊熱鬧。洋片「亂世忠魂」、「007」系列電影,也一度掀起高潮。休戰前日本老師喜歡帶小朋友看日本馬戲;戰後老師以「愛國」之名帶小朋友看「覓橋英烈傳」、「梅花」、「八百壯士」等電影。

   六十年初,電視媒體問世,戲院受到空前的衝擊,各種應對的偏方紛紛出籠:黃色歌舞團大行其道,電影也插放A片,戲院幾乎成為女人的禁地。隨著電視的多樣化,戲院家家門可羅雀。民雄舊戲園,就在七十四年錄影帶上市的同時結束營業。七十六年由地主何榮照籌建現有的四棟樓房。

   四蕊仔已作古多年,他那放大鏡似的多圈眼鏡片,讓他看清一切,也看清戲院的興衰。民國二十四年,日人為了紀念據台四十年,推出一系列日片,充作皇民化的柔性教材。這時四蕊仔跟上潮流提前蓋戲院。影劇業蕭條前,他邀郭存、何榮照合股經營,隨後賣地給「可人醫院」父子。如今民雄的戲院並沒有留下可憑弔的遺跡,但是,民雄人還是感念新、舊戲團的創辦人,帶給民雄人許多值得懷念的回憶。


書名/鄉親憶往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李滄彬、黃金山、張萬居、陳文茂、湯正雄、賴義雄、劉清海(依筆畫排列)
封面繪圖/何逢徽・插圖/何逢徽、黃志能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30日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