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逢徽/撰
民雄魚市場業務鼎盛時期,魚貨從拍賣場延伸到目前停業的保齡球館旁。盛產海洋魚類的基隆,也千里迢迢地到民雄市場買虱目魚。更神奇的是,民雄火車站「虱目魚會擋火車」哩!
民雄魚市場的前身,是設在市場前的魚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光雄先生掌理有方,規模才日漸擴大。
當時的鄉長何甘棠先生,為了順應魚市的發展,出面輔導成立民雄魚市場,地點選在省公路旁的鄉有地上。同時組織嘉義縣民雄鄉魚市管理委員會,成員由漁民二席,公所三席共同組成。鄉長順理成章,成了當然的主任委員。
主任依序由張光雄、何連權、劉炳龍、何登科四位先生擔任。創設之初,民雄魚市場仗恃著鐵、公路交通便捷,火車站東邊空間大,車輛少,且和魚市僅隔咫尺之遙,加上西螺大橋未開通,北運的魚貨必須靠火車輸運。這些優異的條件使民雄魚市場成為重要的集散中心。南來的海魚來自台東的新港、高雄。最大宗的虱目魚,「隔冬魚」來自屏東,「撈仔」則由台南、布袋、東石、新塭供貨。虱目魚產期前後八個月,大多靠卡車運銷。北部供應的海魚出自蘇澳、基隆。但北部、中部各縣市的虱目魚,都在民雄魚市批發,利用火車北運。
每天凌晨起,各地的魚貨卡車便陸續駛進魚市場。清晨二、三點(夏冬有別)開始魚貨拍賣。各地來的牌主、魚販、海鮮餐廳的採購人員都紛紛進場。提前到來的貨主、魚販都寄宿在魚市的雙層克難客房。鼎盛時期,魚市備有兩百多個床位,由此可以想像當時的盛況。附近的全天候飲食店,也沾了魚市的光,生意興隆。糶手(拍賣員)是魚市拍賣的靈魂人物,他對各種魚貨的數量和品質要充分掌握,甚至對前一天的拍賣價及各地魚市的通報,都得了然於心。還要熟悉到場魚販的個別習性。有時也要充當和事佬,出面協調「過度競買」的販仔腳。更要緊記高貴魚貨主的底定價格。在那人聲嘈雜,神經緊繃的場合,還要具備眼看四面,耳聞八方,嗓門大、精明果斷的特異能耐,還要兼具豐富的肢體語言。他是拍賣場的魅力所在,也是魚市成敗的關鍵人物。
北部各地牌主,清晨買到的魚貨,必須趕在四點多,裝上抵站的客車上。客車停站的時間有限,要依站次堆上數以百計的魚箱,是一項高難度的作業。為此,貨主要「溝通」嘉義站,請託早幾分發車。民雄站也要送上幾條上好的虱目魚給站員和司機,買個人情,圖個方便,讓車多待幾分鐘以利裝貨,但也不可惹毛了督導的上級和心急的乘客。就這樣子,「虱目魚會擋火車」的傳聞,就成了魚販們茶餘飯後的笑談。自從西螺大橋開通後,全台魚貨暢通無阻,各地紛紛設立魚市。入夜,裝滿魚貨的拖拉庫在繁忙的公路上奔馳,他們大多路過民雄魚市而不入。另外,世界各國不斷擴張領海,使漁業發達的台灣,蒙受極大的衝擊。這種種不利的因素,造成惡性循環,民雄魚市的營業版圖快速萎縮。臨近鄉鎮的牌主、魚販也先後出走。逾期不繳貨款的顧客不斷增加。末代主任何登科先生就任後,成功地追討呆帳。營業方面,極力推出次級魚貨,供應兵仔市和窮鄉僻壤的魚販。眼看經營瓶頸不易突破,勉強維持於事無補,於是建議遣散員工,置產回歸鄉公所,於七十一年八月畫下差堪告慰的句點。如今老一輩的民雄人,路過已拆除多年的魚市場,回憶當年暝時車水馬龍,人聲鼎沸的拍賣盛況,難免會有一番深沈的惋惜!
書名/鄉親憶往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李滄彬、黃金山、張萬居、陳文茂、湯正雄、賴義雄、劉清海(依筆畫排列)
封面繪圖/何逢徽・插圖/何逢徽、黃志能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