マル (久)ㄇㄚㄌㄨ(民)

何逢徽/撰
民國六十七年高速公路通車以前,民雄火車站的貨運業務興隆一時。臨近西部鄉鎮:北港、新港、溪口、民雄本地出入的農產品、畜產品、建材、肥料、燃料、飼料等,都經由民雄火車站吞吐。四、五十年代的高峰期,一天的出入貨物,常有上百台的鉅量。「久」、「民」兩家運送店,先後聘用十多位職工,承攬這繁忙的業務。
「久」是日據時期由嘉義人洪崑德所創設,光復後租牌給陳敏卿,陳先生親任經理綜理業務。民國四十七年,何甘棠先生申請設立「民」,何秋生擔任經理。後來,由何昭澤接任負責人兼經理。「民」自成立以來,一直和「久」維持合作伙伴關係,依約劃分項目承接業務。高速公路開通前幾年,「民」把經營權出讓給劉明修,沒幾年「久」也相繼淡出。
七十九年「民」再度轉手給方鄭翠英。原本民雄區糧食局特約倉庫的外銷白米,都經由民雄火車站輸往台中港。在劉先生經營末期,改從大林站出貨,使「民」的營運雪上加霜。十年來「民」經辦的鐵路運輸,就只剩下水泥的輸入,前面幾年每天尚有二、三台的入貨量,如今已大不如前。當下經營的項目,除了水泥輸入外,只有倉車出租和最近轉型的機車公路託運業務。今後,兼辦公路託運,大小通吃,可能是圖存的較好選擇。
回顧運送店的興盛時期,承攬的運輸業務包括:安置客戶託運的貨物,接著代向車站申請台車,站內卸貨後的空車不敷使用或不合用時,車站會自動向彰化站調車支援。貨物搬運則由鐵路搬運公司負責。出貨客戶除了運費外,還得繳交作業費和手續費,進貨客戶只繳作業費、手續費。通常運費依台車可容噸位計費,各種貨物另有不同加成的規定。手續費和作業費,則按重量計酬。運送店照例為客戶代繳運費和作業費,十日後和手續費一併結清。
民雄站輸出的大宗貨物有:米、甘藷、甘藷簽、大蒜、黃麻絲、雞、鴨蛋、青果、稻草(造紙用)、相思木材(礦場支柱)等。輸入貨物以水泥、玉米、煤、肥料、遠洋魚貨為主。各種貨物都有它合用的台車。有時間限制的貨,必須靠「貨物快車」輸運。民雄站由於輸運量大,常有別於一般小站,享有優先撥車的禮遇。
民雄外銷貨品,輸往北部的居多。當年,台北和松山之間有一華山貨運站,是民雄站重要的對口車站。四十二年西螺大橋開通後,卡車貨運搶走了小部分生意;六十七年高速公路通車後,頓時奪走大批貨物。從此,鐵路運輸,有如強弩之末,欲振乏力。
放眼民雄火車站和運送店的自有庫房,部分老倉庫已風華褪盡,四、五、六零年代的盛況,只依稀存在懷舊老一輩的記憶中。
書名/鄉親憶往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李滄彬、黃金山、張萬居、陳文茂、湯正雄、賴義雄、劉清海(依筆畫排列)
封面繪圖/何逢徽・插圖/何逢徽、黃志能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