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陳茂喜

發布日期 : 2021-05-26

劉育志/撰

陳茂喜先生,民國23年(西元1934年)出生於民雄鄉三興村溪底廍。

祖先為地方望族,祖父陳石溪先生於日治時期曾擔任打貓第二十九區庄長(相當於現在之鄉鎮長),擁有二、三十甲地,為當時之大地主。然而祖父早逝,且家道中落,幸賴祖母黃貫世女士勤儉持家,務農製糖,才逐漸恢復家族昔日榮光,祖母也因此獲頒褒揚獎狀,該獎狀現仍保存於先生舊家大廳。先生之父親陳添壽,為人樂善好施,造福鄉里,村人感佩其義行,溪底廍部落之信仰中心「壽天宮」即是以父親名諱「壽」字命名。

先生年幼時家境還算不錯,父母親也未曾虧待,但因當時社會風氣較不注重孩子的教育,故先生只有國民學校之學歷。長大後先生曾在大林糖廠工作一、兩年,之後入伍在海軍陸戰隊服役。退伍後,於民國46年在豐收村開設「益興碾米廠」,並舉家搬遷至豐收村定居。

先生與簡秀花女士於民國43年結婚,夫人婚前善於農事,婚後則協助先生打理碾米廠,兩人結縭五十餘載,夫人一直扮演賢內助角色,使先生無後顧之憂。然夫人於99年底仙逝,先生頓失扶持一生之伴侶。先生育有一子二女:長子建男、長女景淑與次女景員。在教育子女方面,先生最重視品行,對子女的最基本要求就是不能做壞事,先生認為一個家庭如果出了一個為非作歹的子女,這個家將永無寧日。其次是凡事盡力去做,盡了最大的努力後,成敗就交由老天爺去決定。在先生及夫人教育之下,三名子女如今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美滿。

在事業方面,隨著時代的進步,先生認為碾米廠事業發展不易,於是轉而投入基層選舉,於民國71年至86年連續四屆當選豐收村村長,服務村里達十六年之久。在其村長任內,最重要的政績當屬民國78年爭取中正大學在民雄設校。當時嘉義地區尚無大學設立,聽聞中正大學要成立的消息,先生便遊說五穀王廟無償捐贈60公頃土地供中正大學設校一事。雖然當時信眾議論紛紛,反對聲浪不小,但先生獨排眾議,成功讓嘉義縣在眾多角逐的縣市中脫穎而出,使中正大學落腳民雄鄉,而五穀王廟也因這樣的義行,獲得當時總統李登輝先生「德溥教育」的題字。中正大學設校迄今已二十餘年,吸引數萬學子就讀,帶動地方繁榮發展,昔日阡陌農田,如今樓房櫛比鱗次,讓人不得不佩服先生之遠見。

五穀王廟素為地方信仰中心,先生也擔任過五穀王廟管理委員會第七、九、十屆合計十二年之主任委員。五穀王廟在公益事業上向來不遺餘力,每年都設有信徒子女獎助學金、社區救濟金等,也積極辦理各項社區活動,聯絡民眾情感,凝聚社區向心力。在先生擔任主委期間,廟方還斥資四千多萬,買下廟前有八、九十年歷史但荒廢多年的陳家古厝,加以整修成「五穀王廟景觀公園」;據先生表示,該建築與台北總督府(現今總統府)為同一建築師所設計,非常具有建築特色與歷史意義。如今該建築物窗明几淨、環境清幽,成為社區一大特色景觀,吸引眾多民眾前來遊賞。

由於先生熱衷地方事務,廣結善緣,因此先生曾當選民雄鄉第十六、十七屆鄉民代表,現任第十九屆鄉民代表。民眾偶有糾紛或困難,先生必定予以協助,幫忙調解或解決各種疑難雜症,服務受民眾肯定。除此之外,先生目前還擔任天源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經營包裝飲用水事業,也曾擔任過民雄鄉東榮國小兩屆家長會長、兵役協會第十九屆主任委員,和其他眾多的民間團體重要幹部,頭銜不計其數。

綜觀先生之事業,多屬社會公益之事。對此,先生認為為人服務也是做功德,帶給自己很多的快樂。人生在世,保持生活的愉悦很重要,凡事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努力去做,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亦不可惜,所謂知足常樂,在先生身上可看到最佳的典範,而先生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的精神,亦值得我們效法學習,這也是先生對後進最大的期許。


書名:建國百年民雄人物誌-民雄鄉賢小傳二
指導單位:嘉義縣文化基金會、嘉義縣政府、民雄鄉公所
發行人:何經
發行者: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民雄文教基金會
主編:湯正雄
編撰委員:丁美月、林榮聰、林金燕、林郁芬、李滄彬、李采蓉、余國禎、黃松溝、劉英森、劉育志、陳啟佑、賴榮正、蔡依秀、魏嚴堅
初版:民國一〇〇年九月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