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證,過去陳厝寮中地籍不清、未開墾的牛埔地,在日治時期清查地籍的時候,由陳實華主動加上部分的私有地,一併申報為五穀王廟所有,使五穀王廟廟產大增,而這塊土地很大一部分也就是現今的中正大學校址。
課程:民雄廟宇藝文史導覽(民雄學‧學民雄)
講者:楊玉君(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時間:2018年11月10日(週六)下午1-3時
地點:豐收村社區活動中心
◎簡報檔下載:請按此
◎課程影像紀錄:https://youtu.be/5V13n9GbmCQ
從楊老師的分享中,可以發現民雄的廟宇不但與當地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廟宇內外的建築工法、裝飾以及想宣示的教育意涵都各有其美而精妙之處喔!
民雄先賢與洋樓
翁裕、林策勳、陳實華以及劉容如等這幾個陌生的名字,跟今天的主題有什麼關係呢?對於民雄人而言,這些人可是大有來頭。
陳實華出身豐收村,雖然姓陳,但是位於陳厝寮的陳氏宗祠後代,而非豐收村陳氏宗祠的陳家。陳實華從小就學習怎麼管理財務,傳說中因為喜歡含羞草,專程到台南關廟移植回來栽種,所以中正大學內處處可以發現含羞草的蹤跡。根據考證,過去陳厝寮中地籍不清、未開墾的牛埔地,在日治時期清查地籍的時候,由陳實華主動加上部分的私有地,一併申報為五穀王廟所有,使五穀王廟廟產大增,而這塊土地很大一部分也就是現今的中正大學校址。陳實華因為累積了不少財富,於是在1929年興建了辰野金吾式的陳家洋樓並保留至今。
陳家洋樓現狀
而劉容如其實就是知名景點「民雄鬼屋」──劉家古厝──的主人,劉家古厝與陳家洋樓一樣建於1929年,傳說兩棟洋樓建築是陳實華與劉容如互拼財力的產物。
劉家古厝(民雄鬼屋)現況
五穀王廟與中正大學的關係
當初陳實華為什麼要捐地給五穀王廟呢?日治時代開始,擁有土地的人要被課稅,許多地主因而紛紛將土地登記在廟宇名下,許多廟宇也因此坐擁龐大的廟產,五穀王廟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成為民雄地區的「大地主」。在政權更迭後,接下來的國民政府計畫廣設大學,恰好五穀王廟有意願捐地建校,民雄因此從幾個競爭地區脫穎而出,成為中正大學的建校位址。
上圖分別為1930年(左上)、1967年(右上)、現今(下)五穀王廟外觀照
五穀王廟的五穀王是誰?
主祀「五穀聖帝」(五穀王),左龕同祀「司命灶君」,右龕同祀「福德正神」,楊玉君老師說,五穀王的來源有很多傳說,包括后稷、神農氏、炎帝、藥王等,為什麼明明是「五穀王」,卻又供奉藥王呢?玉君老師解釋,因為古時候的文化認為「藥食同源」,所以上述這些人都是被人民奉為穀王祭祀的對象。而關於究竟誰是五穀王,多數人認為就是神農氏。
接著,老師也秀出豐收村陳景全先生提供的1930年代五穀王廟的珍貴相片,並且讓參與的同學觀察五穀王廟在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老師展示一張1930年2月五穀王廟前的辦桌活動照片,並推斷辦桌的原因是為慶祝土地公生日的「吃福」場景。
1930年2月五穀王廟前的辦桌活動
五穀王廟的建築特色
說完五穀王廟的歷史,楊玉君老師緊接著進入今天的主題:廟宇導覽。老師笑著說五、六十個人一起帶著去廟裡面,很難讓每個人都聽到導覽的內容與細節,便在啟程之前先說完,下午進行導覽的時候再請同學們一面觀賞,一面對照現在的說明。
首先介紹的是「憨番扛厝角」,楊玉君老師說這是他最喜歡的部分之一。「憨番扛厝角」是一種傳統廟宇的建築特色,被放置於樨頭或簷枋之間,但實為不具有建築力學功能的裝飾構建,是一種約定俗成、許多傳統廟宇都能見到的特徵,除了台灣之外,古代中國文物中也常出現這類承重力士的設計。至於「憨番」是誰,說法很多,包括荷據時黑奴、紅毛番、原住民,也有人說是報復私仇對象,但多半都是臆測,缺乏證據。
樨頭或簷枋之間的「憨番扛厝角」
進廟要如何進?
根據傳統的禮儀,信徒要面對廟,從右手邊進去,從左手邊出來。龍堵(右手邊有龍雕)進去,虎堵(左手邊有虎雕)出,玉君老師打趣的說,從虎堵進去就等於入虎口,這樣不太好,沒聽說龍會吃人,所以從龍堵進去會比較保險。進廟之前除了會看到龍、虎堵之外,還可以發現一些吉祥話的象徵裝飾,極富巧思的匠師們,會把祈、求、吉、慶轉成物品的諧音放進龍虎堵旁的裝飾中,如祈=旗、求=球、吉=戟、慶=磬。就連獅子玩繡球的圖都大有玄機,由於「獅」與「師」同音,「師」常用在官位名稱上,所以被用來代指官位,加上「球」就有了「求官」之意。另外廟門上也繪有秦叔寶與尉遲恭這兩尊最常見的門神。
進廟的時候記得要從雕有龍像的「龍堵」進入
廟宇裝飾元素
楊玉君老師在簡報中分享,廟宇的裝飾元素相當的豐富、多元,常見的有木雕、石雕、交趾陶、剪黏以及彩繪,台灣大部分的傳統廟宇,都會用這些精細的技藝相互組合,呈現出吉祥的意義、歷史或道德禮俗故事,或是關於主神的神話故事,成為廟宇建築中重要的構成元素。
陳三火剪黏(來源:[陳三火剪黏搶先展]-八仙系列)
想像力太豐富?匠師們呈現吉祥話的精妙手法
談到吉祥的意義,楊玉君老師也舉出一些令人嘆為觀止的表現方式,除了前面提過的「旗、球、戟、磬=祈求吉慶」之外,還有像是「花瓶插牡丹=平安富貴」;「公雞+牡丹=功名富貴」;「鷺鷥+蓮花=一路連科」;「金玉(魚)滿堂(塘)」;「鷺鹿(路路)連科」……等等,用種種意想不到的諧音變化構成博古圖,讓人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想像力。另外,老師也特別介紹廟宇中常見的「雜寶」,雜寶顧名思義就是指「雜七雜八的寶物」,凡是具有宗教或吉祥意涵的器物都可能列入其中,品項也會隨著時代更新演變,如雙角,銀錠、犀角、火珠(摩尼如意寶)、火焰、珊瑚、法螺、火輪、雙錢之類。至明代,增加了新的內容,有祥雲、靈芝、卷軸書畫、鼎、元寶、磬、方勝、紅葉、艾葉、蕉葉等等。有時任取其中八品,也稱八寶。楊玉君老師也觀察到「雜寶」有在地化的現象,例如在部分台灣廟宇中,「鳳梨」也是雜寶之一,因為鳳梨在台語中有「旺來」之意,然而在中國被稱為「波羅」,便沒有衍生出吉祥的意涵,因此鳳梨可說是台灣特有的雜寶喔!楊玉君老師繼續舉出比較有趣的吉祥寓意裝飾案例,像是「鼠與南瓜」:老鼠多產、南瓜多子,便引伸出豐饒多產的意義。
本地才有的鳳梨雜寶
除了吉祥意涵的裝飾外,楊玉君老師接著介紹所謂的四聘、四暢及四愛,四聘的故事分別是堯聘舜(孝感動天)、商湯聘伊尹、文王聘姜太公(渭水聘賢)、劉備聘諸葛亮(三顧茅廬);四暢則是讓身體舒暢的動作,如撚鼻、掏耳、伸腰、搔背;四愛比較特別,是從幾個愛物的故事中挑出四種組合成四愛,常見的有陸羽愛茶、林和靖愛梅/鶴、陶淵明愛菊、王羲之愛鵝、唐明皇愛牡丹、蘇東坡愛鵝、周敦頤愛蓮。
廟宇本身就是一個「八仙樂園」?
不說可能不會發現,其實大家熟悉的成語「八仙過海」中的八仙,其實也是各大廟宇的常客呢!但廟宇裝飾中的人物何其多,要怎麼認出「八仙」?楊玉君老師教大家,要認出八仙最方便的方式,就是認他們手上的法器,「漢鍾離持蒲扇;呂洞賓持寶劍;張果老持魚鼓;曹國舅持玉版;鐵拐李持葫蘆;韓湘子持洞簫;藍采和持花籃;何仙姑持荷花」,有時候會只見法器不見仙,這時候就是指「暗八仙」,所以楊玉君老師提醒同學對應的法器一定要記牢,進廟宇參觀時才能便於辨認。
廟宇中的漫畫
前面提到,在廟宇的裝飾中不乏歷史或神話故事,這邊楊玉君老師就介紹五穀王廟裝飾中的故事,五穀王廟中的彩繪圖有許多是出自《封神演義》中的故事,繪師將故事的內容融合在廟裡的彩繪圖上,是不是彷彿古代版的漫畫呢?
往廟樑上看一看,就能發現故事的彩繪哦!圖中的「子牙下山」是《封神演義》37回〈姜子牙一上崑崙〉中的橋段。
大士爺是什麼神?
是觀音大士化身?還是觀音大士所收伏的鬼王?是地獄中的燄口鬼,還是嘉慶君所敕封女婢?大士爺的由來眾說紛紜,楊玉君老師分別從佛經、歷史記載及地方說法來說明。
觀音大士化身鬼王的典故分別來自於佛經《地藏本願經講記》中「爾時佛告地藏菩薩。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經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擁護眾生。是大士慈悲願故。現大鬼身。實非鬼也。」;以及《楞嚴經宗通》中記載的「瑜珈燄口焦面鬼王。即觀音大士所化。」
觀音大士收伏鬼王的說法則是傳說大士爺是因為貪吃好兄弟祭品,被觀音收伏,因而頭上頂一尊觀音,且舌頭被鎮住吐出,而後被觀音派來當「大哥」監管好兄弟們,所以才以惡鬼的造型出現。另由於大士爺「青面獠牙、頭生雙角、口吐火焰、上頂觀音、身著戰甲」的神像特徵與《瑜伽燄口儀軌》中所描述的燄口鬼極為相似,故也被認為是燄口鬼化身成神。
觀音大士(後方)與大士爺(前方),仔細看大士爺有沒有符合「青面獠牙、頭生雙角、口吐火焰、上頂觀音、身著戰甲」的特徵呢?
而民雄當地也流傳著相當有意思的說法,認為大士爺是受嘉慶君所敕封女婢,傳說嘉慶君遊台灣至民雄時,觀察附近的山形後表達可惜,因為「正筆架,出皇帝;倒筆架,出大士」,民雄的山是倒筆架,只會出大士,當時有位女婢聽到了,趕緊出來領旨受封成為大士,此一傳說被用來解釋為何相較於其他地方的大士爺為站姿,民雄的大士爺卻能坐在椅子上,原因正是民雄的大士爺曾受敕封啊!
大士爺廟也有裝飾藝術
大士爺廟的木雕裝飾非常特別,一般的廟宇在廟口多以吉祥物來裝飾,但大士爺廟卻是以地獄圖像作為廟口的意象,充分的彰顯了大士爺作為鬼王的背景。
大士爺廟廟口的地獄像木雕
大士爺廟的門神也比較特別,因為主神供奉的是觀音大士,所以門神是觀音護法:韋陀與伽藍,但其中一位很明顯是大家所熟悉的「關公」啊!為什麼關公會變成觀音的門神呢?楊玉君老師解釋,這是因為關公被民間信仰廣泛祭拜後,也被佛教所接納成為佛教的神衹「伽藍菩薩」,是不是很有趣呢?
大士爺廟門神 觀音護法:韋陀、伽藍
影像剪輯/洪育增 文字整理/曾志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