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那今天的我們該如何採訪與寫作?

發布日期 : 2019-05-21

有些媒體人會有自以為是的態度,譬如曾有學生想要訪問某間店的老闆娘,老闆娘婉拒,學生居然PO文表示自己是好心想幫店家宣傳,為什麼店家不接受訪問?許多同學執行與「人」有關的作業時,都會有這種狀況。大家必須記住:沒有人有義務陪你寫作業

課程:在地採訪寫作與倫理(民雄學‧學民雄)
講者: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時間:2018年10月20日(週六)下午3-5時
地點:三興村社區活動中心

◎簡報檔下載:請按此
◎課程影像紀錄:https://youtu.be/EilMhhoMUb4

傳播學有句經典名句:「今天的新聞是明天的歷史」。大家或許有過這樣的經驗:如果住在台北,看到的是跟台北有關的新聞;但是如果住在民雄,看的新聞還是跟台北有關的新聞。老師半開玩笑說,如果百年後有人要從主流媒體的報導中研究台灣的歷史,可能會以為台灣就只有台北這個地區。

而地方新聞的版面,大部分則是社會新聞、或好人好事,而好人好事的新聞很大部分是公關新聞,並不真是地方的全部,主流媒體不會做太多跟地方有關的新聞。或者報導只關注特定少數人,像是當紅的政治人物,所以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不會出現在媒體上,但是每個人的存在恐怕不是只對家人有意義,而是對整個社會結構有所影響。

個人之於社會結構有什麼關聯?

高雄駁二、台鋁一帶在這幾年看到許多的進步(這一帶的變遷推薦大家看王御風所著的《舊港新灣:打狗港濱戲獅甲》一書),但這個地區有一群都市原住民族群叫做「拉瓦克」部落,這些原住民大部分從屏東來,做木料建築有關的工作,慢慢於此形成聚落。當時並沒有什麼土地規劃,所以這些目前被認為是「違建」、即將被拆除的聚落,在當年因為有水電有門牌,某種程度上其實是被政府所認可的。

當這個地方在國家政策之下要蓋新灣區、進行都市發展,就把這群人趕走。從城市的進步發展角度來講,這群人可能是個阻礙,但是他們同時也是重要的人,因為這群人出了一點勞力、心力,離家到高雄,才有高雄如今的發展樣貌,他們也是一群非常重要的人。那到底我們要選擇做的是什麼樣的歷史與紀錄?

歷史紀錄視角的啟蒙

管中祥老師是高雄人,年輕時的他在大環境的影響之下也非常期待去台北打拼,當時包括林強的〈向前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陳芬蘭的〈孤女的願望〉都是時代潮流下的相關歌曲。在台北求學期間,影響他最為深刻、也是開設「民雄學‧學民雄」這堂課的原因,是因為以前李筱峰老師開的課——台灣史,李筱峰老師出的作業是:請回家查詢你家地名的由來。

管老師以前住在高雄的前鎮區崗山仔,旁邊的聚落叫做籬仔內,老家沿線其實就是幾年前高雄氣爆的起點。他開始思考為什麼那個地方叫做籬仔內、籬仔外,後來去圖書館查才知道,原來以前圍籬裡面住著好人、圍籬外面是他家座落的崗山仔,以前是流放壞人的地方。

後來,李筱峰老師出了新的作業,內容是訪問爸爸媽媽,聊一下他們的生命史,譬如說從小到大奮鬥的歷程、生命經驗等,並把這些生命經驗鑲嵌在歷史發展的過程去探討。這樣的歷程也影響了後來管中祥在世新讀博士班的發展,當時他們做了「大文山傳播與發展資料庫」,這份資料庫的內容跟「重構大學路計畫」在做的內容很像。

圖片1

全球化與在地化該如何抉擇?

為什麼「大文山傳播與發展資料庫」取名為大文山?因為文山區不只有景美,還有石碇、深坑、烏來等。團隊成員們分頭進行調查,有人研究茶葉歷史,有人研究招工廣告的內容,尤其當時新店、寶來的汽車工業會進行招工,找那些「北漂」的中南部女工,因此研究者就從報紙上的招工廣告看當時的話術及相關內容。而管中祥老師則是調查文山地區傳媒的相關資料,他發現文山地區當時有幾家有線電視,做了大量的地方歷史文化的節目,也因緣際會認識了夏聖禮先生。

夏聖禮先生後來任新北市文史學會理事長,出版了很多跟文山地區有關的書籍、紀錄片,管中祥老師協助數位化許多錄影帶,這些資料也提供給文山地區的小朋友鄉土課使用。管中祥完成博士論文之後得到結論是:沒有地方哪來全球。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愈來愈多人擔心的就是「同質性」,但如果全球化的同時可以討論地方的獨特性,那全球化就會有很多聲音、多樣。

圖片2

管中祥老師從數位化的故事裡聽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像是「白馬將軍」的故事,白馬將軍有點像是漢人版莫那魯道,這樣的人物其實很特別。當時夏聖禮先生他們只是對老房子感到好奇,藉由訪問才知道白馬將軍的故事,也把這個故事拍成30分鐘的紀錄片、在電視台播放;後來附近國小的學生與老師重新調查,把故事編成舞台劇,演自己家鄉的故事。另外一個「胡桶村」的故事,因為該村被日本人滅村,也是經過調查才找到當地的故事。這些節目做出來之後,很多人的後代都會去問他:「夏老師,我爸爸的遺物可不可以交給你?弄成家族的博物館?」

談到這裡,大家會發現很多地方有「非凡小人物」。《非凡小人物》這本書中的小人物包括音樂家、擦鞋童等,書裡談到很多看似無足輕重的人物,其實對歐洲歷史有非常大的貢獻或影響。但若沒有人把這些歷史找出、記錄下來,這些人的故事恐怕沒人知道,包括後代也不知道。

非凡小人物與大社會的連結是什麼?

先前發現民雄鄉三興村這裡有一群人去日本幫忙製糖,這其實就是全球化底下的事情。三興村販厝一帶的阿嬤們當時為了顧及家計,去日本琉球削甘蔗,回國後其實也被街坊鄰居說是不顧家的行為,甚至家裡也會有聲浪反對婦女外出去日本打工。這些過程可以反映當時甘蔗產業跟日本內地其實有很密切的關係。但是如果沒有鳳梨急行軍把這些故事找出來,恐怕沒有人知道。

再舉一個小人物跟大社會之間相互影響的相關案例,2008年PeoPo公民新聞獎的得獎作品〈我要讀冊〉,影片描述蘆荻社大保存學校的故事。在台灣,有很多社區大學早期都是在中小學借場地,後來由於國家給教育的資源變少,所以中小學把場館OT出去(Operation-Transfer,政府投資興建後交由民間機構營運),重新招標,結果導致蘆荻社大被迫面臨要搬遷的命運。

大家可以思考,在這支影片裡面的人物,他的狀態跟社會之間有什麼關聯性?每個人的社會位置不同,導致他們思考問題的決策也不同;這些非凡小人物對社會的貢獻未必較少,但是被對待的決策卻比較差。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未必就比較厲害,社會地位的獲得可能是跟家庭背景有關,或像傳統的觀念是讓男性優先讀書,裡面的主角也是這樣,但等她好不容易工作賺錢、供養兄長念書,換成她要讀書了,卻遇到這樣的問題。

像這樣的非凡小人物其實充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影片中阿姨的故事連結到社會變遷,大家可以從個人看到結構,也可以從個人看到細節。包括民雄的央廣,你也可以發現從播音器材、播音方式等在歷史演變上的不同,這些也都是很好的案例。而當時拍這部片子的人是社區大學的學員,所以這也同時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誰在報導?誰站在什麼位置、角度去報導?

圖片3

誰的角度?誰的立場?誰的媒介?

再舉台北的北門圓環為例,不同年代、風格特色的建築集中在同一個空間出現,我們可以從這個別的建築中看到社會文化、歷史結構,各式各樣的細節。周杰倫的〈愛在西元前〉歌詞中談到了很多古文明與歷史,我們也可以從中發現媒介有兩種,一種是空間的媒介——擴散;一種是時間的媒介——保留,那我們現在會有什麼樣時間偏向的媒介呢?

像是已逝的媒體人成露西,曾經針對美國華人的墓碑進行研究,因為可以從墓碑上看到籍貫、家族、從哪裡來、家庭關係等,墓園墓碑的大小跟華麗也可以看出端倪。那同樣的,我們可以一起想想看三興村、豐收村有什麼時間偏向的媒介呢?

圖片4

像上圖的三興社區活動中心的碑文,可以看到當時的鄉長、理事長、理事這一群人,會看到許多歷史紀錄、權力關係等。或者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建築?是什麼樣的人著手的?而現在新活動中心樓下的兩個匾額,匾額裡的頭人權力關係是什麼?姓氏是否一樣?是同一家人嗎?以前的匾額怎麼做、現在的匾額又是如何呢?這些都是非凡小人物裡的大人物。

大家的生活中有認識民雄的非凡小人物嗎?如果我們跟村民一起寫歷史,會是很重要的工作,可能會寫出不同的史觀與紀錄內容,它算是一種口述史。

口述史,就在生活當中

在文字出現之前,歷史本就是一種口述。文字出現之後變成一種霸權,會文字的人才能記錄下來、被正式紀錄的內容才會被認可。但是那些口傳歷史、鄉野奇譚也是很重要的,口述史的重要在於彌補文字方面的不足。像是民雄的大轟炸,現存的文獻資料極少,如果查找美軍大轟炸、台灣大轟炸,可能會找出台北、高雄的紀錄。民雄發生過大轟炸,也是因為鳳梨急行軍去做訪問,有村民說有看過,才發現有這段歷史。

關於民雄的大轟炸,有一種說法是要炸車站,另一種說法是要炸軍事要地,但居然沒有文獻提到這類的內容,由此可以發現,很多關於鄉民的小事情是不見的,大部分看到的歷史是由上而下建構的歷史,很少看到由下而上鄉民建構的歷史。所以常常我們以為台灣沒有文化、歷史故事,但是那是因為沒有人去找,沒有人告訴我們。

過去的歷史是一種菁英書寫,所以口述史其實是一種解放的過程,把書寫的力量從菁英階級解放出來。口述史還提供一種「受尊重」的感覺,像是我們去訪談的時候,阿公阿嬤都會說「拍謝啦!」、「不要問我我不知道啦!」但只要你開啟對方的心房,對方就能非常開心地說出很多。特別是弱勢的人,當共同去建構記憶時,也能夠讓弱勢者發聲。  

與鄉民進行訪談的守則

管中祥老師提到,訪問有很多種類型,絕大多數的記者在訪談的時候是不需要給受訪者看問題的,但如果做的是小人物的訪談,給對方看是可以的。

第一步:訪談前的問題釐清與認識

訪談的第一件事是知道自己要幹嘛,是為了一個學分嗎?還是你有什麼樣的目的?在訪談之前必須先問自己有沒有足夠的閱讀、協調、討論、文化歷史脈絡等。就像之前的課堂中曾經問大家對民雄的三個印象是什麼?很多同學是硬擠出來的,但是經過走踏民雄的活動之後,大家開始可以系統化的去談、去歸納、分析,為什麼上禮拜跟這禮拜做到的層次不同呢?因為有了體驗。

再來是透過這個訪談你想瞭解什麼?你想解決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接著就是你要做一個先前的瞭解,如果你有很明確的人物專訪,你要對他周圍的人、環境有所瞭解。這很重要,在學院裡的人有時容易問出別人聽不懂的問題,像是學校的學生就曾經問三興村的村民種鳳梨有什麼意義?村民也講不出來,就說:「種鳳梨就鳳梨,有什麼意義呢?」他說不出意義可能是他主觀的回答,但是你需要去分析、確認,再向對方詢問。

第二步:約訪的理解與禮貌

有些同學會突然闖進人家的工作場域問說能不能做訪問,或者是寄一個訪綱問對方:「我下禮拜要交作業了,可不可以讓我訪問?」但你是誰?為什麼對方要接受你的訪問呢?約訪要有合宜的態度跟基本禮貌,提出訪問的人必須明確的表明工作身分;約訪的過程中不用太快感到挫折,但也不要糾纏對方太久,必須去瞭解對方的角度。

有些媒體人會有自以為是的態度,譬如曾有學生想要訪問某間店的老闆娘,老闆娘婉拒,學生居然PO文表示自己是好心想幫店家宣傳,為什麼店家不接受訪問?許多同學執行與「人」有關的作業時,都會有這種狀況。大家必須記住:沒有人有義務陪你寫作業。大家要想想看,有些老闆在同一個學期可能被訪問了兩、三次,已受多次打擾,所以大家需要學習跟這邊的人建立好關係。

第三步:訪問前的謹慎

再來是必須要確認器材的狀況,看起來是很小的細節,但常常會發生像是錄音筆沒有充電等意外;錄影、錄音也要經過對方的同意,簽署刊登播出同意書等等。另外則是語言能力的培養,包括和受訪者之間的應對進退,或者受訪者本身的母語、自然語是什麼,你要盡量以對方熟悉的語言進行訪問。這裡的人可能普遍聽得懂國語,但是對方可能用閩南語回答比較順;另外則是專有名詞的部分,講到某個食物、廟裡的某個儀式,或與文化脈絡有關的,你可能會聽不懂。

除此之外,自己隻身去訪問可能會被拒絕,如果有「引路人」帶你去訪問,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像是有些同學很疑惑:「到底是誰在說我們中正的學生不好?村民其實說我們中正大學學生好棒欸!」這可能有很多種原因,一種是對方真的覺得你好棒,第二種是對方可能跟你不熟所以說你好棒,第三種是希望你趕快走吧!但是我們不知道實際理由,所以有熟悉在地、熟悉受訪者的引路人比較好。

再來就是彼此的關係從朋友開始,你可以從每天的買賣開始。像是透過買一顆蛋的機會跟村民聊天,逐漸認識彼此,這種日常生活中的聊天就很簡單。

第四步:訪問過程中的問答

實際訪談的問題要設計成容易回答、容易理解的,盡量是開放式的,避免「是/否」二擇一的回答,但也不要問太抽象的問題。受訪對象如果是相對之下語言能力比較強的,或許沒問題,但因為我們不知道受訪對象的狀況,所以從簡單一點的問題下手比較好;但簡單的問題也不要太誇張,能夠產生某種的共鳴比較重要。這時候也要考慮你對對方有沒有足夠的瞭解?你問的問題人家聽得懂嗎?這涉及語言的轉譯,以及文化的轉譯,你要用別人聽得懂的語言說出他感興趣的事,這就是文化轉譯。用他熟悉的語言舉他熟悉的例子,他就比較願意跟你討論、產生共鳴。

另外,訪談時與對方四目相對是一種尊重,要留意受訪者的周遭並且點頭回應。點頭的回饋很重要,不然對方會疑惑你究竟有沒有在聽,這也能維繫和受訪者之間的專注度與感情建立。此外,訪談時的筆記寫重點就好,並不需要像上課抄筆記那樣。至於先前說的訪綱問題,有訪綱是OK的,但訪綱對長輩可能沒有用,這種情況之下你可以先跟對方說你要問什麼。其他細節包括語速的部分,有些人可能本身講話很快,會讓受訪者聽不懂。

而當我們在訪談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地思考下一個問題是什麼?可以查什麼文獻?有什麼不同的立場?當我們在訪談時也要思考,你表達得清楚、問的問題對方都聽得懂嗎?另一方面,你確定別人說的都是對的嗎?對方會不會有記憶、客套的問題?對方記憶裡是事件的某一點還是全部?你問的是對方有能力回答的問題嗎?你問的問題可以得到你的答案嗎?你的問題本身對於對方來說是否夠清楚?或者有的受訪者不耐久坐、答非所問,那要怎麼辦?或是有些時候要打斷別人講話是很困難的,尤其是老人家,所以這部分也要注意。

除此之外,你真的懂別人在講什麼嗎?是深層還是表層的理解?這有一部份很重要的是「態度」的問題,有時候必須先抱持著做朋友的心態,再來考慮如何與對方進行訪談,對方願不願意接受你的訪談可能來自於你的權威、你跟他的關係等。

而如果對方是不耐久坐的人,你可能就要調整訪問時間,或者要隨時調整題目,看看哪些題目對方會有興趣。如果對方是老人家,這種狀況就會很普遍;但如果你問到對方有興趣的,他可能就會變得耐久坐。或者如果對方會超連結、拉出去講其他事情,這也是很難控制,這過程中你也必須去聽、適度地去做總結;或者就讓對方講,反正訪談下次可以再約沒關係。這個過程一方面是跟對方建立情感,二方面是乍看之下對方講的東西與當下的問題無關,但可能可以發展出新的關係跟問題,是我們一開始沒想到的。所以你必須掌握對方,而不是讓對方進來你的脈絡。雖然通常第一次見面很害羞不敢講,但可以不時詢問:「你是不是這個意思?」自己做總結的時候順便拋出下一個問題給對方,當然你也可以讓對方自由的講。

第五步:訪談結束後的回饋

訪談結束之後要把一些資料整理起來,寄送成品給對方。因為很多人不知道你訪問完之後把東西拿去哪裡,像鳳梨急行軍之前會把廣播節目的內容燒成光碟送給對方。這種回饋的過程有幾個意義,一個是讓對方知道你拿去做什麼,第二個是代表你們有認真做這件事情,第三個是他們被記錄下來,這些回饋的東西有可能變成傳家之寶。

再來是,這些內容是對的嗎?你要不要比對其他耆老的說法呢?管老師最初訪問夏聖禮先生時,是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問的,當時訪問了幾次之後認為自己大概理解對方說的內容。但是在一年後、與夏聖禮先生變得更熟之後,再把東西拿出來看,他發現自己一年前完全理解錯誤,原來自己沒有在對方的脈絡裡,沒有理解文化脈絡的話,自己的理解可能是錯的,所以資料的查證跟理解是很重要的。

圖片5

關於訪談的其他注意事項

口述訪談的基本倫理必須要注意,像是跟對方約好時間之後就不要放人家鴿子。老師提到自己第一次工作的時候因為雨下太大,於是就跟對方說改天再去,但是對方隔天就跟他的老闆抱怨了一整天,這種情況下年輕人常常以為自己很有禮貌,但其實沒有。

再來是隱私的部分,不能隨便把對方批評別人的話輕易地傳出去或寫下,因為對方未必同意。或對方如果不想接受訪問、不想講,就要尊重對方。接著是不要挖人痛處,有些口述史會自然而然講到自己的痛處,也不宜斷章取義。也不要訪問完立刻離開,至少要留下來跟人家聊天,不要那麼功利。  

影像剪輯/洪育增
文字整理/洪育增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