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透過諺語、信仰與故事,認識農作與民俗的關係

發布日期 : 2019-06-24

課程:農作與民俗(民雄學‧學民雄)
講者:楊玉君(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教授)
時間:2018年10月13日(週六)下午1-3時
地點:中正大學文學院R144

◎課程影像紀錄:https://youtu.be/wRX7D9rqYsc

本次課程,老師從「節氣/諺語」、「信仰/民俗」及「民間故事」三個面向,來探討農業跟民俗的關係。並在十一月的課程中,帶領同學走訪廟宇,參觀廟宇彩繪,實際驗證農作與民俗的關係。

一、農業與節氣/諺語

 「有沒有人可以把二十四節氣背出來呢?」課程一開始,老師就先提出這個問題。對大部分的同學而言,節氣還是個陌生的概念。於是,老師向大家介紹了一個記憶二十四節氣的口訣:

立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有些人覺得節氣跟我們沒有關係。比如他們認為,節氣中的「小雪」、「大雪」等,台灣不會出現的氣候現象,所以不必理會節氣。但楊玉君老師認為,其實節氣的名稱可以當作一個象徵,對不同地方的人來說,節氣的名稱,以及名稱涵括的意義並不是重點,各個地方搭配這個節氣名稱所流傳的農諺,才是節氣比較重要的部分。

節氣、氣候、生態

在節氣相關的諺語中,我們可以看到生態、作物生長的期程和氣候的搭配。由於生態、氣候因地而異,所以諺語可以適用的地域範圍其實很小,這樣一來,各地的諺語就彰顯了不同地區的生態及氣候特色。

老師先以和上課當日最接近的兩個節氣「寒露」與「霜降」為例,呈現和這兩個節氣有關的農諺。老師舉了「寒露開花袂結實」(hān-lōo khui-hue bē kia̍t-si̍t),指的是寒露後開花的植物不會結果、收成不佳,以及「霜降,風颱走去藏」(sng-kàng hong-thai tsáu-khí-tshàng)則指霜降過後就不會有颱風這兩個例子。這兩個諺語顯現了諺語內容是經過觀察及經驗而形成,並反映了當時的氣候,及作物狀況。

節氣諺語也可以拿來觀察動物生態。老師在這裡舉了一個可愛的諺語:

早晨立了夏,中午蟲蟲會說話(陝西濟南)

蟲蟲說話象徵了蟲鳴,整句諺語即是形容早上才立夏,下午蟲鳴的聲音就變很大,是一種有點誇張卻生動、可愛的說法。台灣可以觀察到動物生態的諺語有:

穀雨,鳥仔作老母
立夏,稻仔作老爸

穀雨左右的時間,是許多鳥類育雛的時候,也就是鳥當媽媽的時候。立夏時,稻子也差不多成熟,稻子就可以當爸爸了。這兩句諺語原本只是單純地談到作物與動物,後來動植物被擬人化,添加了人文色彩,更因此發展出新的民俗,叫做「立夏補老爸」。立夏補老爸,就是嫁出去的女兒在立夏這天要準備豬腳麵線回去幫爸爸補身體。這是一種自然到人文的,諺語對習俗帶來的轉變。

節氣與農作期程

節氣農諺除了具備上述的功能外,它的內容也和農作期程,也就是農人耕作時必須按照的時間表相關。農諺用兩種方式呈現農作期程,一是「節氣所代表的大原則」,例如「姑娘怕誤女婿,莊稼怕誤節氣」(陝西延安),二是「具體農作與節氣配合的情形」,如「清明高粱小滿穀,芒種芝麻夏至豆」(湖北穀城)、台灣南方的「清明膭,穀雨穗」與台灣北方的「小滿膭,芒種穗,夏至飯」。

以台灣的例子,可以看出農諺反映作物期程因地而異。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的人蒐集諺語通常都只記錄諺語本身,沒有附註意思,後人就不明白農諺的意思,像上述的「夏至豆」就不確定是夏至要收成豆子,還是要種豆子,這只能透過和農夫田野調查才能確定。

農諺除了剛剛提到的幾種類型外,也有具有民間文學趣味的農諺。例如:

清明前後下了雨,勝似秀才中了舉(陝西延安)

就是農民表達對「在應當下雨的時間下了雨」這件事的歡喜。楊老師在這邊提醒大家,秀才中舉是清朝以前的事情,所以可以想像這句諺語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存在了。而台灣的「驚蟄,鳥仔曝翅」,形容的是驚蟄的時候,小鳥也差不多長大,該準備出來學飛了。這是我們在諺語中能看見的民間文學趣味。

節氣與時令飲食

時令飲食也是節氣諺語中常傳達的一個主題。不耕作的人一般不會像農民一樣,把節氣當作是農作時間的標的,而是當作食物有沒有「著時」的參照。「著時」(tio̍h-sî)就是當季的、符合節令的。楊老師解釋,在民俗上,當季的蔬果,也就是在正確時間成長的蔬果吸收了時間的正能量,因此品質是最好的;相反的,如果吃了「無著時」,也就是過季的、不符合時令的蔬果,被過去的人視為是有毒的,吃了會得到過季的負能量。比如「秋茄,白露蕹,較毒過飯匙鎗」,指的就是秋天的茄子(有時候茄子會替換成瓜)已經過了「著時」的時間,所以它比「飯匙鎗」(眼鏡蛇)還要毒。

二、農業與信仰民俗

你知道什麼是「春祈」與「秋報」呢?「社稷」的意義又是什麼呢?你知道害蟲也有神,自然現象也有神明管嗎?這一個部分,楊玉君老師要帶我們看見民俗信仰和農作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

春祈、秋報

「春祈」、「秋報」是什麼呢?就是在一年的農業循環中,春天祈求豐收,秋天答謝祈求對象的一種例行活動。比如1892年出版的《雲林縣採訪冊》就記錄到,台灣人在二月初二,也就是頭牙的這一天,大家會祭祀福神(土地公),農家會特別重視這個日子。

春祈的內容

元宵到頭牙這段期間,可以當作春祈的節期。在春祈的時刻,很多廟宇有「乞龜」的活動,廟方在供桌上面放如米龜、紅龜粿、沙其馬作的龜等,信眾針對事業、求子等需求來乞龜,向神明許願,如果願望達成,秋天就會再送神明多少公斤的龜。

春祈求子除了較普遍的「乞龜」以外,也有不同的做法。比如,配天宮求花,或豐收村五穀王廟的求柑橘,兩者的用意皆是向神明求子。求子活動通常集中在春天,因為春天的生命力是最旺盛的,加上春天的時間能量,因此在這個時候求子就被當作是最有效的。

秋報的形式

在解釋秋報的時候,楊玉君老師舉出了一個現在還看得到,但已經快要消失的民俗──「土地公枴」。土地公枴也是秋報的一種形式。農人收成之後要感謝土地公的保佑,所以中秋節會帶月餅到廟裡拜拜。在田裡拜拜,就會用土地公枴的方式謝神。土地公枴是用一個棍子,頂端插著金紙,在中秋節這天插在田裡。為什麼要做土地公枴呢?這是因為土地公的形象就是一個老公公,老公公出來巡田,我們怕祂走路不穩,所以我們就送一根枴杖給祂。農人通常不會拔掉土地公枴,是讓它自然倒下去。插土地枴的時候會準備拜拜,唸請神的謠。例如老師就記錄到雲林大埤在插土地公枴時會唸的謠:

頂區疊下區,稻仔尾相攄
頂埒疊下埒,稻仔尾相祓
Tíng-khu tha̍h e-khu,tiū-á-bué sio-lu
Tíng-luah tha̍h e-luah,tiū-á-bué sio-phua̍h

del

秋報除了土地公枴外,傳統上也要獻戲。基本上,完整的布袋戲演出應該要有操偶師跟後場音樂,不過現在野台布袋戲只有一個人在操偶,由機器播音樂。

收冬:你所不知道的下元節

收冬就是秋收結束後,冬天也繼續收成。例如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下元節是因應道教「上元天官、中原地官、下元水官」的概念而生,它在實質意義上是台灣的感恩節,對過去一年的生活平安表達感恩的祭祀,也是秋報的延伸,收冬謝平安。過去,下元節常在十月十五舉行,但很多地方漸漸不在例祭日進行,而變成卜日,也就是擲筊詢問神明挑日。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古代有物質供需的問題。古時物資不夠,如果大家都在同一天謝平安,供品會不夠,嚴重還可能因搶奪物資而械鬥。還有一個狀況是戲班不夠,所以必須在不同的日子謝戲。

社稷是什麼?

「社稷」除了象徵國家外,還代表了土地神及穀物神。有許多綽號的土地公,是和人們很親近的神。土地公屬於等級較低的冥界神,早期家裡如果有人去世了,要向當境的土地公拜拜稟報。土地公也是村莊的守護神,我們將土地公視為神明界的里長,華人移民到南洋之後,也會在當地拜土地神,但叫做「唐番土地」,是遠離中國後的在地信仰。

兩性關係對植物的影響

「田公地母」指的是土地公與土地婆。為什麼土地神必須要有配偶呢?

老師提出了一個讓同學們都驚訝的說法,叫做「兩性關係對植物的影響」,出自弗雷澤的《金枝》中的一個章節。弗雷澤認為「人類的性關係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長」。在遠古時代,人與其他物種的界線沒有那麼清楚,物種間可以自由變換,比如神話裡就有人死去後變成樹、鳥的狀況。在這樣的基礎上,人類也相信,人與動植物彼此間的行為可以互相影響。既然人類性行為可以產生小孩,並且不同物種間的行為可以互相影響,那麼人類的性行為就可以影響動植物的性行為,讓牠們產生下一代。過去,田地主人會在作物收成前,帶著妻子到田間交媾,目的是希望植物受到人的影響,加速動植物繁殖,使作物豐饒。性行為是促進土地豐產的一種手段,兩性交媾和大地豐產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老師向還很震驚的同學們說,我們現代人之所以無法接受這樣的思維,是因為大家都被文明馴化得很厲害了,但過去的思維就是這樣生猛、直接的。

人類的文明是會進化的。這樣生猛的行為逐漸不容於文明發展的社會,但當時的人又希望作物可以豐饒,這時候該怎麼辦呢?於是,人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只要將原本的行為弱化,讓它變得迂迴、不明顯,這樣就可以既符合文明要求,又能使作物豐收了。比如說,用婚姻取代性交。這也是為什麼土地公會有配偶了。這樣的事情看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不過老師馬上翻出一則在上課前幾天刊登的報導,內容是「土地公業務繁忙,託夢給信徒希望找一個土地婆」。傳統,一直都離我們很近。

蟲蟲神:會抓蟲的神明

除了在固定節日祭神求豐收外,古代人也會祭拜與農作相關的動、植物神以求豐收。比如說,中國的版畫裡出現了「蟲王」,名叫劉猛。據說將軍劉猛運用勇猛的精神跟蟲戰鬥,因此受人祭拜。也有一說是劉猛的「猛」跟蚱蜢的「蜢」同音,所以人們封他為蟲王。人們拜劉猛,希望將軍幫忙抓蟲,讓作物長得好。

中國有蟲王,那台灣有嗎?台灣有那些神明會抓蟲呢?楊玉君老師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竟然是鄭成功。在《雲林縣採訪冊》竹山的沙東宮,有著這樣的紀錄,沙東宮所在的地區,只要把鄭成功的神駕請出去,祂所到的地方都不會有蟲。

除了鄭成功,台北盆地周遭茶園會祭拜的「尪公」也會抓蟲。叫做「尪公」的神明有兩個人,是張巡和許遠。這兩個人原本是將軍,後來慘死,慘死前「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因為麻雀跟老鼠是對作物有危害的動物,所以大家就聯想這兩個人會抓害蟲,久了就變成茶葉生長期會拜的神,只要祂們神轎經過的地方就比較不會有害蟲。這是一種認為只要接觸某能量,就能得到該能量的規律,叫做「接觸率」。

神駕經過地區不會有害蟲這件事情,聽起來也是巫術。大家都以為巫術是古時候的事情,其實沒有,巫術現在還有,並且大學生也會進行「巫術」。比如說,歐趴糖就是一種巫術,大家以為自己吃了歐趴糖就會歐趴,如果送的人是學霸能量就更強,這也是接觸率的一種表現。我們真的完全科學理性嗎?大家可以再思考看看。

天氣神:反映氣候

除了農作相關動植物有神管,天氣現象也有專職神管理。比如豐收村的五穀王廟,就畫著風雨雷電神。媽祖與大道公也管天氣。人家說「媽祖婆雨,大道公風」,反映的是媽祖生日當天會下雨,大道公生日當天會颳風的天氣現象。民間對這個現象的詮釋是,大道公想要追媽祖,但媽祖都不理大道公,於是大道公惱羞成怒,在媽祖生日時用自己的法力來下大雨,讓媽祖臉上的妝都花掉。媽祖氣不過,就在大道公生日的時候,用自己的法力吹起一陣大風,把大道公的帽子給吹掉。

del.png

節氣神:各自精采

節氣也有神,而且節氣神很有台灣特色,主要呈現方式是擬人彩繪,我們可以把它視之為時間與氣候的擬人化。雖然節氣是神,但具體職能不清楚,我們也不會為了某件事情去求祂。我們可以從節氣神的形象、裝扮和氣質,去分析這個節氣的特色。比如說春分是文的造型,寒露是武的裝扮,這代表春分後進入春日怡人的天氣,寒露後進入冬日肅殺的天氣。再例如,大寒、小寒都是鬼的形象,代表這兩個節氣比較嚴酷,可能使人致死。

三、農業與民間文學

這部分,楊玉君老師要帶我們來看的,是具備敘事情節的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從性別分工看人文地理

民間文學中的性別角色,其實代表了一種基本的性別分工。比如,我們都知道牛郎織女的傳說,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其實呈現了中國黃河流域「男耕女織」這樣的性別分工。民間文學通常和其所發源的歷史地理人文有關。假設牛郎織女這樣類型的故事發源在黑龍江的長白山上,那這個分工就可能變成男生砍柴、打獵。

難題求婚: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屬於「難題求婚」的故事,這是民間故事的一種主題,內容是某某窮小子要娶太太,必須要通過各種考驗,可能是岳父或是新娘自己出的題目。難題求婚故事的主角目的是要結婚,要結婚就要解決一些難題。這通常也是成年故事,標誌著青少年轉大人。這種故事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下,會發展出不同的情節。老師還舉了苗族「燒山欄」的故事。牛郎要見織女,天公看了很不高興,所以叫他剝樹皮、爬樹砍柴。天公趁牛郎爬上去時,把梯子拿走,用火燒牛郎,但牛郎成功逃脫。燒山欄屬於刀耕火耨的農作方式,通常在很多樹木的地方若要耕地,要先闢出一塊地來耕種,所以要扒樹皮、砍樹,把樹枝跟樹皮燒掉,讓土地變肥沃。這個內容,就是將苗族當地的農法及自然環境融入民間故事中。這些故事是在告訴我們,男人要會非常熟悉這些當地的農藝技能才算成人,成人後才可以結婚。繁衍下一代。

十一月的時候要帶大家去五穀王廟,我們就有機會去驗證這些故事。

影像剪輯/洪育增
文字整理/林裘雅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