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兒子,我們手牽手繼續從打貓走進民雄

發布日期 : 2021-10-26

2021「民雄印象」在地書寫徵文比賽佳作得獎作品

作者/陳冠良

 當你用著細細童音問我來到舊稱打貓的民雄幾年了,我下意識掰掰手指、攪動腦裡的記憶深池,哇!比你們一個八年、一個六年陪著我的日子更長呢!

 雖然在這邊一路求學、工作乃至組成家庭,對於這個嘉義縣人口最多小鎮,我的認識卻一直模模糊糊又朦朦朧龍,一直到帶著你們閒時或假日走逛,才點點滴滴的多了一些接觸、深了一些在地瞭解,明白了打貓不總是民雄,而民雄有時候很打貓。
 

三月,我們草草去

 春暖花開的三月,紅磚牆、翹飛簷,熙熙攘攘建國路旁的表演藝術中心,閩南式傳統建築裡的蜿蜒亭閣與古意迴廊,荷香柳樹環擁著的偌大園區裡演奏、馬戲、木偶、短講、樂團表演、魔術和舞蹈自由穿梭劇場與戶外空間。時值COVID-19疫情全球四溢之際,在這裡,一群人仍細心完成一件事。13年來的每個春天,草草戲劇節未曾失約,一年接著一年慢慢帶著喜愛戲劇藝的觀眾和家庭一起跟著演出團體沉浸和飛揚。以前覺得戲劇表演多是莫測高深的我,在這幾年加入這場年度地方藝文盛會,開始學著怎麼讓身上的藝文小草,從在地的土裡冒芽,緩慢但持續地成長。

 藝文和戲劇,原來可以就這麼就近輕鬆的扎了根,竄出頭。春日裡有市集、有表演、講座和工作坊,閃耀高齡的、青春蕩漾的、回顧以往的、眺望未來的、各種花樣類型任我們挑選、闔家開心遊逛,也看別家遛狗或放風小孩,明年我們會再來,來更久、看更多,玩得更開心,也分享給更多人。
 

溽暑盛夏,厚火氣的大士爺祭不只為了買雨傘吃攤食

 全台四大普渡之一,每年農曆七月底吸引數萬人湧入的大士爺祭,盛況甚至被稱為「民雄的過年」。確實,在這個安靜地方小鎮,人潮洶湧、攤商風風火火的三日期間進行的金身開光儀式、放水燈、普渡及最後一夜將紙糊大士爺火化升天等科儀十分富有宗教色彩。但對於學生時期的我來說,這三天的街區巷道就只是無限流動的夜市、名聞遐邇的買雨傘好時機。那些廣場邊的表演、供桌上的澎湃供品、神秘的民俗儀式與我的距離大概只有疏離二字可以形容。

 時光往回流的前幾個年裡,撫著養著嬰幼時期的你們,身為父母的我們視忙亂疲憊為日常,那些非日常的活動被撇除在外,心靜健康為好好生活的最高原則。隨著年歲多了一些,為了讓你們開眼界,牽著你們的手觀前顧後地閃避人群,一邊小心前進。儘管周遭喧囂不止,你們對周圍的一切那麼好奇,直球般的發問不停迸發,這些問題和那些疑惑催促著我好好去瞭解相關的舊習古俗。

 於是我們知道了廟裡平常不具神像的大士爺在一年裡僅在這三天會以紙糊神尊的形象出現,吐焰衝髮的兇惡形貌被視為是觀音的化身,祂引導天地水三界的孤魂野鬼聽懺安頓、飽食後接受度化安心西行,結束夜裡的火化儀式則象徵為普羅人民除厄消災、祈求平安。從清朝時持續一整月的普渡科儀活動快轉進化到此時的三天限定的熱鬧祭典,現代化的演變也顯現在表演形式的創新與內容的擴大:國樂演奏、經典民謠、說書講在地故事、國內外民俗技藝的表演與分享,都將傳統裡對神鬼的敬畏轉變成對萬物神靈的慈愛與關懷。

 於是每年的這三日,我們得以看見在日常想像裡飛天遁地的神祉形象,在熱氣蒸騰的七月現身普渡場景慰亡者的魂,安生者的心,在這個陽光會直擊的北回歸線23.5度境內,我們也學著敬奉上天神靈,誠懇對待這塊土地的文化與人情。

秋的颯爽挾著陽光,我們的漫步走逛

 中正大學因著五穀王廟的慷慨獻地,蔥鬱校園佔地遼闊,這裡的舒服對在此度過長長求學光陰的我來說再熟悉不過,悠悠樹影漫著條條好走的人行道,人車分道的環校路線讓校內教授學生、行政人員和附近民眾得以從早到晚都能走行運動或伸展紓壓。遠在你們牙牙學語、蹣跚學步之前,媽媽就懷著你們走過教育學院二館前的彩虹聃那樹下、風鈴木夾道的圖文小徑、寧靜湖畔的仙丹花道;到了你們能走、能跑、能騎車、能踢球的年紀,紫荊大道來回的御風馳騁、圖書館後側撿拾樟樹枝與鳳凰木果莢總能讓你們開心流連,我們總一起在那些花和樹的陪伴下,度過一段又一段平和愉快、閃著天光樹影的好時光。

 春秋兩季的藝文活動我們仔細想著可以參加這場展覽、奔赴那場音樂會,帶著你們一起去追哪一場演出,中正大學的日常脈拍牽動我們的生活,涉足其中,我們不亦樂乎。於是我們認真的來參與全國大學運動會的盛事、陶陶然的將校慶運動會和煙火排入行程,及至你們在旁的三興國小和附幼入了學,興奮的參與了小鐵人環校跑、萬聖節的闖關遊戲、聖誕活動也沒少了你們的身影,一步一步、一年一年,我們持續的將這裡納入我們的生活與你們的成長。即便到了今年的疫情警戒,我們仍乖乖的戴好口罩,在校園裡聽著鳥鳴風聲邊來回散步,不讓疫情扭曲了我們的歡暢心情。
 

落葉滿地,走進也走近這裡

 二月的尾巴,車行過校園裡滿地的落葉發出了冬天盡了的聲音,窸窸窣窣,我們會從大學路一段夾道的芒果樹順行而下,市區就近在眼前,轉瞬即至。沒有急事待辦的日子,我們喜歡把車停的遠一些,緩步走每一條街看每一條巷,市場裡總有吵雜和溫暖的人情,尋常的街道呈現著一樣的面貌,但每次都有些微微不同。很高興的看見有人持續訪這些人、查那些事、尋往前的歷史、說那些大大小小的故事、記錄當時的光景,並那麼努力的在我們眼前重現,熱情分享。

 看到七星藥局改裝的雜誌報導,我們與有榮焉;聽到烈風光影的講座,我們欣喜地方的故事有人述說、聆聽與討論;老照片展在庶民來往的市場裡,我們感覺到小鎮的活力一點點多了起來。

 倚著壯闊的山林、面著豐饒的漁濱,這裡是座有點傳統又有些創新的的南部小鎮,揣著對土地肌理的愛戀,我們在這裡慢慢拓印生活的痕跡,也希望這方豐富沃澤的水土能繼續滋養一代又一代的民雄人。


作者簡介

陳冠良,在民雄生活十餘年,目前定居在大林,而大人工作與小孩讀書都在民雄的一家四口。

複審老師評語

  • 李豐楙:
    這次出現幾篇從中正人變成民雄人,在「重構大學路計畫」中特別值得注意,表示如何紮根、生根的生命體驗。本篇從題目到寫法有一致性,都在我與你(兒子)間展開敘語。這種娓娓寫來的筆觸,也就會從「疏離」到融入,情感發酵為敘語,其中交代的人、事、物雖說浮光掠影,卻有將我們「納入」民雄人的力量。這種文章不再炫耀文采,而在感情真摯的融入,頗可玩味。

     
  • 楊富閔:
    這篇文章以答覆兒子的提問,緩緩帶出關於民雄的故事,觀點生動,文章雖是父親「說故事」給下一代聽,但也是輸給自己聽,作者藉此梳理自身與民雄的記憶,並在舒緩的筆調之中,引領讀者走入多種時空交織之下的民雄。

     
  • 楊玉君:
    作者以打猫/民雄的對比,適切的傳達了傳統與現代交織的多元風貌。藝文活動及自然休閒穿插了一個小家庭的形成及成長,在他鄉成為故鄉的過程中,新一代的民雄人於焉成型。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