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鎮北村

發布日期 : 2021-05-25

 

文/何逢徽
詩/鄭漢上

鎮北村是由往日的土庫仔、虎尾寮、圳溝墘三部落合併而成。清朝三莊均為打貓南堡所轄。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屬打貓支廳打貓區。大正九年(1920年)改隸民雄庄崙仔頂保。民國四十二年,才由頂崙村分離獨立。因地處本鄉之北,故取名「鎮北」。本村共有八鄰:土庫仔有四鄰,虎尾寮有三鄰, 圳溝墘有一鄰。



三庄合併一村稱 鎮北民風古樸承
刻苦勤儉彰本性 開台後裔感懷增

  鎮北村是由往日的土庫仔、虎尾寮、圳溝墘三部落合併而成。清朝三莊均為打貓南堡所轄。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屬打貓支廳打貓區。大正九年(1920年)改隸民雄庄崙仔頂保。民國四十二年,才由頂崙村分離獨立。因地處本鄉之北,故取名「鎮北」。本村共有八鄰:土庫仔有四鄰,虎尾寮有三鄰, 圳溝墘有一鄰。面積1.68平方公里,人口約1300人。

  鄭姓祖先在清朝乾隆年間定居土庫仔,以勤儉、耐勞的先人遺訓,建立小康的農業部落。並有廟宇、宗祠作為族人的宗教信仰及祭祀祖先之用。1906年大地震,開山廟崩塌全毀,主神國姓爺及配祀神像,暫時奉祀宗祠內。1980年始由庄內賢達鄭瑞西、蘇應鐘擬議重建開山廟,庄民熱烈響應,積極籌款興建,宗祠也加以繕葺。

  有關庄民信仰,他們津津樂道的是,八十六年接辦全台七十六座奉祀開台聖王廟的聯合秋祭。八千會眾齊聚一堂,圓滿達成祭祀與聯誼的雙重任務。是日,各地湧進的人潮和配合慶典的遊藝表演,造成土庫仔空前的熱鬧場面。想到下一輪主辦,得再等三十五年,長青族都有「青春不再」的無奈和唏噓!

  土庫仔地處偏隅,至今尚未蒙受中正大學的「邊際效益」。如以同村圳溝墘、虎尾寮的發展模式,文化的提昇是指日可待的。庄內前輩一向重視教育,子弟人材輩出。鄭金德獲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人類學博士學位,對藏傳佛教有精深的研究。

  虎尾寮庄民的信仰中心首推「佛慈宮」,主祀觀音佛祖,建築宏偉。蔡氏宗祠,樸素雅潔。劉姓宗祠是百年以上的建物,它的格局、氣勢、雕刻均屬上乘,大廳奉祀六位開基祖。

  崙仔頂的劉姓子弟都在自家祭拜近代祖先,劉姓宗祠卻乏人關注,現已牆塌屋垮,只剩六根圓柱撐著神桌上的部分頂蓋,周圍灌木蔓草久未清理,情況十分淒涼。宗祠現有六分多地,已多年不曾繳稅,亟待政府收歸公有。

  虎尾寮庄民務農為主。村中有外來企業主駐村設廠:有油漆、鐵櫃、金弘興塑膠機械、素味食品等。另有營建業者在省道旁建78戶透天厝的龍祥大樓。庄內有田字形花園洋房約20戶,據說多屬教授的宅第。上述兩種不同的開發方向,何者有益長遠的福祉,就有待庄民多花一點心思啦!

  圳溝墘的南邊有好收菁埔圳,北面有麒麟排圳,有不錯的灌溉條件。過去庄內有頂公、下公各擁有一些土地,處分後並沒有用在庄內公共建設上。農地重劃時也未能發揮影響力,以致庄內公共建設有些遲緩。近年來,庄南新建的社區已住有二十戶。東邊新建的貝多芬景觀學生套房,分牛津、劍橋、哈佛、耶鲁四棟新潮的六層建築,有中庭花園,有室內外造景,一樓兼營咖啡廳、速食餐廳,每棟有六十六間套房。大門口有二十四小時的警衛服務。門口有直通中正大學的道路,是理想的學生住宿環境。

  「土庫仔戲瘋,圳溝墘搖玲瓏,虎尾寮作師公,下員林妥當,三目溪賊仔王,崙仔頂無臭無漦,作戲賴虎尾寮。」上述流傳百年的順口溜,村民並不完全明白其中典故,但可證實這些部落間,曾有一段不甚和睦的過程。

  相傳多年前崙仔頂和虎尾寮曾有嫌隙。崙仔頂建「石獅」,虎尾寮豎「麒麟牌」期能相剋保安。聽說後來「石獅」和「麒麟牌」都給日本人搬進門內,安分地頤養天年。

  另一宗舊案,崙仔頂把劉姓宗祠建在虎尾寮東邊的劉姓公地上,遙望土庫仔庄。據說每逢宗祠祭典法師作事時,土庫仔庄的碗杯即振動作響。土庫仔以「七星祖師」護庄,在庄內種七棵樹,掘七口井,並在面對劉姓宗祠處挖「月眉池」以求化解。上述的應急作法仍有跡可考,不過當年異象的可靠性就不得而知了。

  鎮北村的三部落和頂崙村的歷史誤會,早已定紛止爭,今後人人應秉持愛護這片土地的良知,為下一代建立具有優勢,和諧的生活空間。(何逢徽)

 


書名:說咱民雄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 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民雄鄉公所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陳文茂、黃金山、(民雄詩社題詩)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九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從屬系列:民雄文教叢書【6】采風系列 【1】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