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三興村

發布日期 : 2021-05-25

 

文/何逢徽
詩/陳乾午

三興村舊名陳厝寮,舊時的陳厝寮是由後壁埔、埔口、陳厝寮、大坪頂、人狗坑、溪底廍仔合併而成。本村開發早,清朝時已設廍製糖。當時本村屬打貓東下堡陳厝寮莊。大正九年(1920年)改為民雄庄陳厝寮保。光復後和溪底廍仔,葉仔寮二部落合成一村,因而改稱三興村。



黃土高原種作深 鳳梨甘蔗濟時心
社區大學崇文教 造化三興翠華臨

  中正大學於民國80年9月陸續完工啟用,從此,三興村不再是鄉民印象中「坮狗?臭」的邊緣地 。村內132公頃的地面已蛻變成優美、寧靜的大學黌舍;3.2公頃羽化為兒童快樂成長的園地;200公頃貧瘠、酸性的紅土,經過改良,已變成遍植鳳梨的山野。

  三興村舊名陳厝寮,舊時的陳厝寮是由後壁埔、埔口、陳厝寮、大坪頂、人狗坑、溪底廍仔合併而成。本村開發早,清朝時已設廍製糖。當時本村屬打貓東下堡陳厝寮莊。大正九年(1920年)改為民雄庄陳厝寮保。光復後和溪底廍仔,葉仔寮二部落合成一村,因而改稱三興村。全村面積5.5平方公里,人口1147人。

  中正大學的校園用地131.6公頃,五穀王地即占110公頃。校園外配合的公共建設,除了住宅區、商業區、河川區、農業區外,還有聯外道路、區內道路、中小學、市場、廣場、公園、遊樂場、停車場、溝渠、綠地、園地等。所以未來的三興村是重視寧靜、優美,具有獨特風格的大學城。為了考慮有斷層帶經過,所以有加強建築管制及綠化、美化的規定。整個特區面積540公頃,預定到民國105年校園外的居住人口可達29000人之多。

  對於特定區的前景,村民仍多所質疑。因為第一期開發計畫就因土地標不出去,而使後續計畫擱置不前。其他如舊部落住宅區的區段徵收,居民對土地大幅縮水,和人為「走山」存有疑慮。聽幾位父老說:大學特區的好處尚未享有之前,已嘗到掀風追日的e世代青年,同路行駛時的「震撼教育」;也領受大學生對廟會噪音,上網路的微詞。這些小問題,應可由雙方的自省、互諒、和善的互動得到化解。會聽校長說:「中正大學是一所最新穎的大學,各項措施都作了最具創新和周延性的思考。」所以我們沒有理由懷疑雙贏的美好未來。

  村民信仰中心:溪底廍仔有壽天宮:陳厝寮有三姓公廟和福德爺廟。另外有六十一年由釋素惠法師創建的天仙禪寺,經過多次擴建,已有相當的規模,和村民有良好的互動,希望它能發揮長遠的教化功能。

  本村村民大都從事農業,過去以種原料甘蔗為主。幾十年來不斷往精緻農業發展:煙草種植,極盛時期有十幾座煙窯。栽種麻竹,因筍賤傷農,現已減產。金桔栽培,蔡錫安繼承父業,推廣金桔栽培,也收購外地生桔,採用獨門加工法,成品馳名全台。鳳梨是三興特產,因為品種優良,具有強勢的市場競爭力。目前由農會輔導,產銷班長陳憲星,因種苗繁殖、育種選拔的突出表現,榮選為八十三年全國十大傑出農民。

  三興國小目前有11個班級,學生276人,都來自本學區或大學教職員工的區外家庭。由於中正、南華兩大學提供的社會資源,提升了英文、讀經、烹調、康樂等項的教學品質和學習效益。目前學校已著手籌建十六間新教室,以舒緩增班的壓力。未來的三興國小,憑它理想的規模,和豐沛的社會資源,必能開創一番新局面。

  訪談間,提到村民出外打拼的青、壯年,在坐父老,對當今教育部社教司長周燦德博士的求學過程、為人處世,和今日的成就,都讚不絕口,村民以他為榮。(何逢徽)

 


書名:說咱民雄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 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民雄鄉公所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陳文茂、黃金山、(民雄詩社題詩)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九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從屬系列:民雄文教叢書【6】采風系列 【1】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