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福權村

發布日期 : 2021-05-25

 

文/何逢徽
詩/劉宏民

福權村是「芭樂之鄉」,種植面積約二十甲。七十八年起開始試種泰國芭樂,因為收益不差,所以栽種農戶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幾年後,新品種蜜芭、珍珠芭、水晶芭相繼推出,不僅滿足了消費大眾的口味需求,也給果農帶來不墜的利潤。



芭樂之鄉屬福權 保安古樹葉參天
銷售作物增收益 發展村莊最領先

  福權村是「芭樂之鄉」,種植面積約二十甲。七十八年起開始試種泰國芭樂,因為收益不差,所以栽種農戶有明顯增加的趨勢。幾年後,新品種蜜芭、珍珠芭、水晶芭相繼推出,不僅滿足了消費大眾的口味需求,也給果農帶來不墜的利潤。

  村裡的輦轎班,成員十二人,他們抱著服務人群和慈悲憫人的胸懷,二十多年來為信眾化災解厄,療傷治病。他們北上到過台北,往南去過屏東。除此之外,福權村還有幾樁村民良性互動的創舉。

  番仔莊是福權村的舊稱。清朝的史料中有「打貓街之西有打貓社」的記載;後庄尾有昔稱「番社口」的地名。據此推測,少數平埔族曾在福權村被漢人同化,這是「番仔莊」村名的由來。但是福權村民寧願相信下面說法:昔日的福權村,聚落的形貌類似「圓環」,自稱是「環仔莊」,日人誤記為「番仔莊」從此,以訛傳訛,沿用至今。

  福權村是由番仔莊 、下寮廍莊合併而成。清朝時屬打貓南堡;日據初期改隸打貓支廳打貓區;大正九年改為民雄庄番仔保;光復後改稱福權村。全村面積2.41平方公里,人口1671人。由於轄區三大磚仔窯緊臨西安村,並且早已開發為住宅區,成列的販厝陸續從地表冒出,像磁石般吸引外來住戶,目前常住戶已有117戶,早已補足本村外流的人口數。

  本村居民的信仰,番仔莊有「保安宮」,主祀保生大帝,從祀池府王爺,土地公。下寮有二百年歷史的土地公廟。保安宮西側有一棵三百年歷史的二代榕,原樹幹已完全腐蝕,二代木從兩尺高的原幹長出,多條氣根入土成幹,樹形完美,綠意盎然,健康的枝葉庇被八方。
  「神明遊晚境」一般人甚少聽聞。緣由起於村民出外車禍身亡,遺體運回家中辦理喪事。出殯後,村內禍事連連,人心浮動。此時,保安宮委員會同頭家爐主,召開緊急會議,決定請法師、出陣頭、抬神轎,選在今年四月底的一個週末「遊晚境」。是日傍晚七時起至翌日清晨七時,全村燈火通明、鑼鼓喧天、通宵達旦。盼能趨邪制惡、押煞淨土。村長也特別請廚師在休息站備鹹粥、供飲料,接待遊境信眾。

  本村十年前即已成立「農業產銷班」。辦理番石榴、聖女小番茄、蔬菜、香瓜、西瓜的共同運銷。共分三個班,由農會推廣課輔導。大宗的作物有芭樂二十甲、聖女四甲多,這些特種蔬果,不僅給村民帶來額外的收益,也給未來農業轉型一個新的方向。

  「社區發展協會」有五十位成員,重要的例行工作是維護社區公共衛生。一年一至兩次,作全村藥劑噴灑、撲滅病媒的服務,藥劑由保安宮提供,此項義舉,成效卓著,很受讚揚。

  福權村平和館德義堂的獅陣一向出名。但因村民生活型態改變,形成獅陣隊員青黃不接的現象。為了延續舞獅傳統技藝,何尉珍先生一肩挑起招募青年人,定期訓練的重責大任,師父無怨無悔的付出,備受村民愛戴。

  每逢朔望或村廟慶典,村中八音班美妙的傳統樂音,展現農村節慶的特色,如能發展成國樂社團,那將是村中老人的一大福音。(何逢徽)

 


書名:說咱民雄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 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民雄鄉公所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陳文茂、黃金山、(民雄詩社題詩)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九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從屬系列:民雄文教叢書【6】采風系列 【1】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