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文茂
詩/陳文茂
名稱探源:相傳在清代有一支何姓宗族自福建來台,擇本地墾荒定居。原先此地盡是荒山野地,在荒煙蔓草中,但見有一棵天然成長之巨大榕樹,枝葉茂盛,佔地寬廣,當時就以「榕樹下」地名稱之。「榕樹下」之台音與「松子腳」之諧名相近,以致日據時代以松子腳命名。
松山景緻似春斜 遠望梨花笑彩霞
綠水鐘聲爭古道 環山數落有人家
松山是屬於民雄郊區地方,土地廣大,有山有水,風景優美。
舊地名:松子腳、 松仔腳莊、后山仔莊。
松山經緯度:23°322’-120°28’,位於民雄街東南五公里,山腳下住戶,原稱松子腳,因自然地形而取名。全村面積7.28平方公里,是民雄鄉境內最大村莊。清朝是屬於打貓東下堡三分。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改屬打貓支廳大崎腳區。民國九年,改為民雄庄松子腳保。光復後,改名松山村。主姓為何氏,三百年前,隨鄭成功移居來台定住於於此。
昔日:由松仔腳、東湖仔、後山仔、埤嘴與牛頭崙五個部落組成。
鄰近村落:豐收村、三興村(陳厝寮)、葉子寮(東興村)、北斗村、大崎村、竹崎鄉。
名稱探源:相傳在清代有一支何姓宗族自福建來台,擇本地墾荒定居。原先此地盡是荒山野地,在荒煙蔓草中,但見有一棵天然成長之巨大榕樹,枝葉茂盛,佔地寬廣,當時就以「榕樹下」地名稱之。「榕樹下」之台音與「松子腳」之諧名相近,以致日據時代以松子腳命名。
本村生產以酪梨、高梨、麻竹竹筍、鳳梨為主。
村內松山國小:係民國五十七年五月奉准設立秀林國民小學松山分校,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十九日奉准獨立,改稱松山國民小學。現任校長黃憲庭。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情意、技能並重,教材與生活問題配合,各科聯繫,養成學生完整的生活經驗,使能應用於社會。
村內宗教活動鼎盛,計有上升宮,海恩淨寺、寶林禪寺、廣興宮。
1.上升宮:位於松子腳四十三號,初由梅仔坑(梅山鄉)上帝廟分身奉祀於民宅,道光二十五創建於現址,光緒三十二年丙午大地震倒塌,宣統元年重建。原名玄天上帝廟,民國四十二年組織管理委員會,負責廟務。民國五十八年二月十九日,由委員鳩金重建新廟,入火安座。主祀玄天上帝,從祀觀世音菩薩、元帥爺、太子爺等,例祭日農曆三月三日。廟柱有詩曰:「上界修真崔巍帝德瀰蓬島,升天証果顯赫神靈護庶民。」、「上尊北極萬里神恩蒙海島,生駕南天千秋香火鎮松山。」
2、寶林禪寺:位於松山村八仙山。最初,由宜蘭吉祥寺法號觀妙行腳僧,於民國四十九年結茅築庵,自修禮佛,宣揚佛法,遠近慕名瞻仰拜佛者日增,紛紛捐款,於民國五十五年興建大雄寶殿於現址,名為「寶林禪寺」。以後陸續增建禪房,變成富麗堂皇的現今規模。因位於崇山峻嶺中,風景優美,遊客很多,是本鄉名勝之一。主祀釋迦牟尼佛,從祀有三寶佛、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等。例祭日農曆二月十九日。
3、廣興宮:位於松山村東湖仔八號,民國六十五年二月興建,主祀戴大王(註1),例祭日農曆三月十二日。
註1:本名戴萬生,彰化縣四張犁人。咸豐年間,曾任北協稿房書吏,潔己奉公守法。同治元年,夏汝賢勒索不遂,官逼民反,舉兵起義,各地響應,烽火四起,蔓延至嘉義,集於打貓地面,攻嘉義城,城堅守不陷,會台灣總督林向榮統兵解圍,深入斗六門重地受困,軍糧不際,士無鬥志,全軍陷沒。後萬生被擒就地正法,曾在當地顯聖威靈,遂由附近住民建廟祀拜。
4、海恩淨寺:由番路鄉半天岩的紫雲寺搬移而來。
後山仔,因該部落位於丘陵地之後,故名之,無廟宇等設施,是清純寧靜之絕佳居住環境。
牛頭崙:民雄鄉境內山脈為玉山西山系,向西北發展至竹崎鄉芎蕉山,西接松山村後山仔,起伏山坡松子腳山,有牛頭崙頂海拔162.60公尺。人口很少,約十戶人家不到,目前是民雄鄉新建垃圾場位址,環境衛生問題,曾引起地方住民抗爭。該地有如牛頭形狀的山丘,故名之。據傳說:此地古時有一個牛精妖怪到處作崇,驚動了西天王母娘娘,祂便下凡收服牛精,把牛頭擺在今牛頭崙地方,因此產生一個如牛頭形狀的山丘。
嘉惠電廠:位於本村設有一火力發電廠,鄰近八村居民,因公害疑慮,整地工程時,曾引起地方抗爭。
松山納骨塔:九二一及一○二二大地震,造成民雄鄉松山村納骨塔傾倒,所納祖先骨灰遺骸四散,滿目瘡痍。經整理重建,地基三百餘坪,有五層樓,可容納三千個骨灰罈,二千個骨骸譚,規模宏大。
內埔仔水庫:本村丘陵地標高100-150公尺,村莊右下方地勢較低窪,先民利用地形,闢建內埔仔水庫,舊名虎頭埤,因形狀命名,供應附近農民灌溉之用,屬於興中工作站(水利)管理,景色優美,具有開發為觀光區之價值。(陳文茂)
書名:說咱民雄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建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 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民雄鄉公所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陳文茂、黃金山、(民雄詩社題詩)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九十年十一月三十日
從屬系列:民雄文教叢書【6】采風系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