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打貓社造學院─我的家鄉我來打造
講者:陳昭宏(小鄉社造志業聯盟總幹事)
時間:2023/12/03(週日)13:00-15:00
地點:打貓街坊文化協會
◎影像紀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YdBPWXGnvQ
誤打誤撞進入社造世界
2009年8月,連日豪雨及強風侵襲南台灣,醞釀嚴重水患及土石流,最終造成631人死亡,33人受傷,18人死亡的慘況,經濟損失超過十億台幣,這場名為莫拉克的風災成為了許多台灣民眾心中難以忘懷的恐懼及傷痛,身為眾多高雄子弟之一的陳昭宏,在風災發生當下,旋即返鄉投入救災行動之中,而這也成為了他踏上社區營造之路的開端。剛退伍的陳昭宏加入了旗美社大的莫拉克風災重建辦公室,除了協助災後重建,也培養了一群災後重建人力,這個34人的團隊透過半年200多小時的綿密課程訓練,學會如何找到社區的需求、撰寫計畫、對接政府資源、核銷帳目,這一路走來相當不容易。在人才培育的過程中,都是一個社區接著一個社區執行,然而陳昭宏發覺,這些社區無法單打獨鬥,相較之下,鄉與鎮才有比較大的覆蓋能力,也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在後來的課程中,他開始介紹學員們相互認識、結盟,漸漸地,這樣的合作模式從一個村、一個里走向一個鄉、一個鎮,也從點與點連成線,最終形成面。提及在重建過程中所獲得的感想,陳昭宏說道:「重新建立生活不是單純看數字及百分比而已,人才培育很重要,政府應該要看重這些社會資本背後的付出與能力,讓他們有繼續發展的機會。」然而事與願違,隨著災後重建工作塵埃落定,政府在視察過後,正式宣告災後重建工作結束,也正是這一舉動,加強了陳昭宏想延續薪火的意念。
小鄉的前世與今生
2014年8月31日,旗美社大舉辦了一場名為「再見莫拉克」的活動,不僅是向過往的災難道別,也代表災後重建工作正式畫上句號,陳昭宏在活動結束之後隨即成立「小鄉社造志業聯盟」,談及成立的目的,他很簡單地回答:「我們在重建的過程中累積了很多看見跟經驗,也發覺自己是一群不能離開也離不開的人,在政府資源陸續退場後,留下的是我們在地人。」答案純粹且直率,是對家鄉的依戀,也是對這塊土地的使命感。小鄉是目前台灣少數跨鄉鎮的社造中介組織,提案的時候時常被質疑怎麼做這麼多鄉鎮的工作,也時常被批評沒有一個主軸方向,但陳昭宏卻視其為優點,生活在在地,每天都能接觸到不同的人,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需求,不固定地涉獵各領域議題才能讓團隊及地方共好,他與成員們堅持每週一次工作會議,單次時長3-8小時,只要外出工作必定是團進團出,因為每個團員都能跟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互動,在工作結束之後,再將彼此接觸的東西相互彙整並分享,正因如此,他們的互動比家人更像家人。小鄉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陪伴近100個社區,希望能夠給予社區居民們良好的陪伴跟協助,許多社區居民有想做的事,但卻不得其門而入,小鄉習慣以挖坑、聊天的方式深入,讓他們知道怎麼做,透過這樣的方式鼓勵居民放手執行,並將成果與社區一同共享。
越貼近需求越創新
陳昭宏說小鄉在各個社區做的不是輔導、不是翻轉、不是拯救,而是相互需要、彼此幫助,若要達到平衡,必須互相檢視需求,對此,他舉了個貼切的例子:「合作就像談戀愛,要建立長久的關係,必須先認識彼此、建立信任,之後再來談承諾。」讓對方知道自己可以擔任什麼樣的角色、能夠滿足什麼需求,後續才有更多合作的可能性。論及對於如何開展在地關係,陳昭宏向我們分享起自己獨特的一套,小鄉透過在地對談深入探訪,發掘在地居民痛點、需求,而後組織、培力人員,發展在地服務,專注全人陪伴,推行高互動性活動如:阿嬤故事團、戲劇團、社區照顧人才培訓,搭建不同的舞台給不同的族群,另一面則透過如:伴我一聲、120公分的角度、記憶食譜、傳統工藝普查等一系列活動,完成旗美九區:旗山、美濃、六龜、甲仙、杉林、內門、茂林、桃源、那瑪夏的生活文化保存紀錄,驅動居民自發性的分享與付出,為在地留下了完整且脈絡清晰的社區發展史,最後透過網絡資源發佈成果,讓更多人認識這些社區,以及裡頭所發生過的奇聞趣事。本著「越貼近需求越創新」的理念,小鄉不只採集文化,還採集故事,社區居民因而有了更多機會認識更多的人,打造與以往不一樣的人際網絡,從協助到陪伴,再透過不同活動,讓陪伴昇華為照顧。
點亮潛在可能
在所有社區營造活動中,讓陳昭宏最印象深刻的就屬點亮木梓,透過火把遊庄活動,木梓社區重新活絡了起來,除了讓在地居民更深入認識自己的家鄉,也讓更多民眾認識這座可愛的山城社區。木梓社區位於高雄杉林區的山區,戶籍人口約600 多人,常住人口則大概300多人,一半以上居民是長者,主要以務農維生。由於位在山區,沒有主要省道接壤,進出不便加上人口流失一度讓木梓社區的發展陷入泥沼之中。在新任社區發展委員會理事長上任之後,急欲透過社區營造來為社區盡一份心力,透過鄉公所引薦,因而找上了小鄉。起初,陳昭宏帶著健康促進團隊進入社區,在廟口為志工媽媽們上課,希望透過教導健康知識,讓這些志工媽媽們回去各自帶著社區中的長輩運動,促進健康;然而經過一段時間後,他發現成效不如預期,志工媽媽們大多呈現被動、消沉狀態,在刨根究底地追問之下,這群志工媽媽們才透露出真實想法,認為未受過良好教育的她們無法達成跟其他社區一樣的良好成果,認為一切沒有任何可能性,才會以消極態度應付課程,陳昭宏因而動心起念想幫助這群缺乏自信的社區女性活出自我。在與志工媽媽們深入交談的過程中,陳昭宏才了解,原來,她們並不是不愛讀書,而是因為自社區通往學校的路程長達兩個小時,每每天還未亮,她們就必須舉著火把出門徒步趕路,而這段蜿蜒崎嶇的路長達3.3公里,聽聞至此,陳昭宏趁熱打鐵,提出了要舉辦活動的想法,讓志工媽媽們教導參與者如何自製火把並舉著火把重遊她們兒時上學的路程,一切在志工媽媽們此起彼落的熱烈附和聲中悄然成形。隨著活動開始規劃,志工媽媽們一改往日缺乏自信的樣態,開始有了熱情做她們習慣、想要做的事,陳昭宏說,每一次開會,社區居民們在討論及提案中,除了更了解如何參與社區,也逐漸了解在活動中擔任志工時所應該扮演的角色及如何妥善進行團隊分工,整個社區因為活動而逐漸沸騰、熱絡了起來,連過往對於社區事務態度冷淡的男性們也一改常態,紛紛投入在活動的接駁工作之中。點亮木梓的參與人數從第一屆的一百多人進展到後續的八百多人,陳昭宏一路帶領社區走出專屬於自己的路,「我會盡可能地在每一屆活動中安插不一樣的環節,讓每一屆的過程中有不一樣的志工工作意義。」他語語帶驕傲地分享著,在其中一屆,他安排志工媽媽們上台演出兒時舉火把上學的歷程,並發表日常志工工作成果,台底下坐著的丈夫、兒女才知曉自己的妻子、媽媽平日在志工活動中付出了多少,讓這些辛苦的女性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舞台。點亮木梓這個活動不僅真的點亮了木梓這個小社區,更點亮了社區中每個成員內心潛在的光芒及可能。
自我與地方的不解之緣
陳昭宏認為社區營造必須想辦法讓不同的社區協力、產生能量,聆聽對方有什麼需求,或者提出我們看到的需求,有了共同的願景之後,再一起投入資源、時間去嘗試,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讓彼此互不相識的團體、機構、單位建立關係,彼此介紹不一樣的社區網絡、引介地方資源,相互連結,讓不同的人有更多投入社區工作的可能,他也正是這樣結交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得以暢聊在營造過程中的遇見跟看見,他笑著說感覺自己很像一個導演,只要想像出一個畫面,就會有很多夥伴來幫忙完成這部科幻電影,但要先找到自己在裡面的成就感還有被需要的感覺,這件事很重要。提及社區營造的美麗與哀愁,他侃侃而談,「從事福利工作是很辛苦的,時常被踢皮球,但我們仍然必須鼓勵社區發展福利工作,因為這樣才會開始有能量的累積。」他的語調顯得輕鬆恬適,神情欣慰且堅定。陳昭宏就像是潺潺流水,流入每個社區居民心中,柔和且深入,十餘載如一日,那泓涓涓泉源至今冰清如溫玉,潔淨如明鏡,源源不絕地向地方發散著專屬於自己的能量。
【主辦】重構大學路: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計畫
【行政聯繫】管中祥、廖培伶
【影像紀錄】游竣棋
【文字紀錄】王柏綸
【場地器材】打貓街坊文化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