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我的民雄朋友們】EP81:台大畢業返鄉種田 竟然和雜草為伍

發布日期 : 2023-10-25

我的民雄朋友們訪問過多位返鄉青農,他們返鄉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為了接手家中事業,有人單純嚮往農村生活。本集來賓張靜婷,在幼稚園時從嘉義市搬家到民雄頭橋,求學時期騎著腳踏車上學的途中,路邊的農田風光總會陪伴她度過一段通勤的時光,這些回憶和張靜婷選擇從農也有一些關係。

張靜婷畢業於台灣大學農藝學系,張靜婷分享,高中就讀三類組在選志願時,因為不想在醫院和工廠工作,所以將醫學和理工相關科系全都剔除,誤打誤撞之下進了農藝學系。 但她並不喜歡台北過於擁擠、快節奏的生活,因此選擇回到民雄,待在悠閒的農村環境。

張靜婷指出,農藝的「藝」,不僅是技藝,也是藝術。 我們在市場上看見的每種蔬菜,其實都是農藝學家們最初從一堆雜草裡育種選拔而來的。要從數十甚至上百個品種當中尋找出最適合本土種植的品種,是需要經年累月的種植和觀察才能達成的。 

許多年輕人返鄉從農之前,家裡原本就有家人務農,所以回家接手上一代的產業,不需要煩惱土地取得的問題。但張靜婷的父親是軍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家裡並沒有務農的相關背景,因此,張靜婷必須一切從零開始,沒有技術指導、沒有工具、甚至沒有農地。她步入從農道路最困難的一步,就是無地可種。好不容易找到一塊地,卻是其他農夫眼裡缺點重重的「看天田」,不僅沒有水源、下雨時容易積水、面積也非常大,在開始種植的第一年,農田甚至遇上大乾旱,撒下的種子顆粒無收。而這片地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是雜草叢生,大部分的農夫都不喜歡雜草,恨不得斬草除根,但張靜婷卻想著該如何讓作物與雜草共存,讓土壤回復生機。

要讓土壤回復生機的方法,首先就是讓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植物,不管是作物或是雜草都長得好,再靠這些植物產生光合作用,提供土壤裡的生物更多能量。總而言之,就是運用雜草的光合作用,培養出適合作物生長的生態系。張靜婷認為,應該要打破有機、友善的框架,適時適量地使用化學肥料,以補給植物所需的營養素。但其中的平衡之道,一定得親自摸索、學習,才能慢慢找出最適合自家土地的農法。

對於自產自銷的農民來說,最重要的優勢就是要有自己的作物要有特色,所以張靜婷主要種植的作物是黑寶糯玉米和玉米筍。黑寶糯玉米保留了糯玉米的口感和甜玉米的鮮甜,是外面較少見的品種,只要在臉書搜尋「桃桃樂農場」就能訂購!

📻 收聽本集:https://reurl.cc/QZabLo

🎙 訂閱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EpAjq0
🎛️ 訂閱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Ayp768
🎧 訂閱Spotify:https://reurl.cc/DdVWz6
🔊 訂閱SoundOn:https://reurl.cc/oeWdoM
🎤 訂閱 KKbox:https://reurl.cc/5GYNry
📣 全面訂閱:https://reurl.cc/mGmr6M

🎸 本集音樂】
Finn 黃士勛 - 奔跑,為了跌倒
https://youtu.be/xzwGpoLTrL4

二本貓 UrbanCat - 真正的自由是
https://youtu.be/SCOX1aUv3x0

娃娃(金智娟)- 開心女孩
https://youtu.be/Q92Yizkh6jw

📻 Podcast收聽】
每週四晚上八點各大Podcast平台準時上線

📻 電台收聽頻率】
大民雄地區 中正之聲FM88.1 週四晚上八點首播 週六晚上八點重播
雲林、嘉義、南投、彰化地區 正聲廣播雲林台AM1125 每週日晚上六點半播出

👨‍👩‍👦‍👦 製作團隊】
本節目由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中正之聲共同製作
製作人、主持人、節目企劃:管中祥
錄音工程:王翔宥
美術宣傳:鄭綺元
民雄老先覺:曾霈榆
文字整理:黃馨慧
片頭音樂:裝咖人--出庄
片頭口白:江明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