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烈風講堂】從落地到生根—當打貓成為新故鄉

發布日期 : 2022-09-28

「我們的都不是民雄本地人,但都在民雄這裡工作、讀書,且已經在民雄住了夠長的一段時間,產生相當的認同。因此把民雄的生活經驗寫下來跟大家分享」—主持人楊玉君

活動圖

講座:從落地到生根:我們的打貓新故鄉
講者:游美如(中正大學成教所校友,現職自由接案工作者)、郭維華(中正大學圖書館館員)、顏鈺杰(中正大學社福系、社福所校友,現職社工)

時間:2022/09/07(週三)19:00 - 21:00

地點:慢靈魂咖啡

◎影像紀錄:https://youtu.be/MH5ZV027pbI

 

中正大學的「重構大學路: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計畫,自2018年首度舉辦「民雄印象」徵文比賽至今,已邁入第五年,累積了豐富的作品。烈風講堂在今年五月曾以「民雄家己人」為主題,邀請前幾屆徵文比賽的得主到場分享自己的創作歷程。本次烈風講堂同樣邀請了三位徵文比賽的得主,不同的是,這三位作者並非土生土長的民雄人,卻因為工作、求學等原因而常住民雄。從生活中積累了對民雄的認同,藉著徵文比賽的機會,闡述了「打貓」如何從異地成為自己新的故鄉。

 

學生、勞工、母親、鄉民—跨越多重身份的游美如

「比賽給我一種開放的感覺,沒有限定要寫什麼,只要跟民雄有關,在這停留過或土生土長都沒關係。這鼓勵了我動筆寫下文章。」

游美如自述是從2019年護樹運動開始,注意到徵文比賽。彼時正好是游美如從中正大學離開後的十年左右。由於是先工作之後再返回校園進修,所以就讀碩士班的那兩年,是游美如特別珍惜的時光。在民雄的生活、情景、聲響、氣氛、季節,立體了她的感官。

隻身前來民雄就學的游美如,畢業後選擇留在中正工作。時光荏苒,游美如的生活,從隻身走向結伴。邁入家庭後,兩個兒子的誕生,讓她成了熱鬧的四口之家,正式的在民雄生根。在投稿前也曾因為先生的工作舉家移居台南,但最終還是選擇搬回嘉義居住。只不過這次回來,游美如已不再是過客的視角,多了很多如何在一個地方長久生活的想像。

遊美如▲講者:游美如

現居大林的游美如戲稱孩子根本是「中正二代」,就讀的是中正附近的小學,假日時舉家也喜歡到中正踏青,或一同沉浸在圖書館豐富的館藏中。往返於大林與民雄的日常,地界的劃分對游美如來說是模糊的,但她談到了兩個鄉鎮微妙的氛圍差異。民雄擁有七萬居民,是全台第三大鄉,呈現出勃勃的生機。大林在過去也曾一度擁有著七萬居民,而現今常住人口只有三萬左右。相較於民雄是個沉寂,有點落寞的城鎮。但憑藉著過去的繁榮,替地方創生留下豐富的土壤。游美如坦言疫情之後,她反思過去飛速的生活步調,學會放慢節奏,反而更能細細品嘗生活的醍醐味。

「從學術領域跨過職涯選擇,再到柴米油鹽的日日人間煙火。順著大學路的緩坡順行而下,次次的市區採買和人情問答,社區走踏沿路的安靜即景,牽著孩子的手漫步的日常讓我們似乎滑進了更接近民生、更貼合土地的鄉間生活。」—〈與大學路綿延綠蔭交纏而過的十年歲月〉

民雄之於游美如已不再是生命的驛站,更成了孩子們的原鄉。對於土地的認同與實踐,讓她在民雄廣大的地景中,找到了只屬於自己的連結。

(延伸閱讀:與大學路綿延綠蔭交纏而過的十年歲月

 

亦步亦趨,在步調中轉換的郭維華

郭維華笑著談起參與「民雄印象」徵文比賽的緣由,原來是因為同樣任職於圖書館同事的邀請,讓她有了創作的契機。郭維華稱自己是個臨時抱佛腳的作者,在徵稿截止前才倉促的完成稿件。郭維華是這麼形容自己的創作動機:「我只想把我的感覺用文字寫出來,那是我自己真實的感受。」

郭維華是中正大學圖書館的館員,今年是她來到民雄生活的第十九年。來中正任職之前,郭維華在隔壁鄉鎮的溪口圖書館工作了七年。談起工作轉換的契機,郭維華說道,原先在溪口工作時自己就住在民雄,很嚮往民雄的熱鬧與校園的活力。高雄長大的她,作為外地人,不太適應溪口的步調,跟在地人的作息也格格不入,總擔心自己的步調是種干擾,才有了轉職的念頭。

剛來中正時,郭維華熱衷於探索嘉義,常把親朋好友找來嘉義一同遊山玩水,假日則一定會到嘉義市逛逛街或上課。「那時候的視角還停在嘉義是個小嘉義,一天之內就能逛遍。」相較於初期旺盛的好奇心,當郭維華有了車之後,時常往返於民雄與高雄老家。平日下班後的生活則趨於規律,更用心享受一個人獨處的時光,緩慢地融入嘉義的步調。

郭維華特別提到,自己最喜歡的是下班時刻,從中正所在的小山坡沿著大學路往民雄開的景色。轉瞬即逝的黃昏,灑下一片瑰麗的色彩,是久居中正的人才能見到的風景。

 

郭維華▲講者:郭維華

「如果想要寫作,就開始寫。你把你想要記錄的事情寫下來,不論你寫的是什麼,你過一段時間之後再回來看,即便那只是很簡單的筆記。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回憶起來很不錯的東西。」郭維華以此鼓勵參與烈風講堂的聽眾。

從初來乍到時踩著躍躍欲試的腳步,到久居之後踏著怡然自得的步伐。郭維華用心的體驗生活,記錄下每一個路上巧遇的驚喜。淬鍊出了一篇小而美的民雄生活紀錄。

(延伸閱讀:民雄的路
 

告別與再相遇,注視生態的顏鈺杰

畢業於中正大學社福系與社福所的顏鈺杰,在中正渡過了七年的求學時光,畢業後又選擇留下工作,這是他在嘉義生活的第八年。顏鈺杰談起關於投稿的小故事,這篇稿件曾經在他的電子信箱中沉睡了一年,經過不斷的反芻後才決定寄出。「它就是寫一個不那麼開心的經驗,所以才讓我猶豫了這麼久。」

顏鈺杰談起自己的成長背景,如同許多來中正就讀的學子一樣,是大都市裡的中產階級,菁英教育競爭觀點下的產物。而在民雄的時光,帶給顏鈺杰不一樣的視角。「這八年裡塑造了我非常多東西,不只是身體跟經驗上,而是腦袋上的。你怎麼思考一件事,你抱持著什麼樣的觀點,很多根本上的價值觀。」兩種不同價值的碰撞,也讓顏鈺杰產生了掙扎。大學畢業後,該是在中正留下升學,還是回到台北唸研究所。當研究所再次畢業時,要選擇留在嘉義工作,又或是回家打拼。如果不留下的話,又該怎麼面對自己所產生的認同與情感,離開嘉義,是否一切又回到了原點?這些痛苦與掙扎,也正是顏鈺杰創作出〈生態追思會〉這篇文章的動機。

談起自己的得獎文章,顏鈺杰也同步分享了豐富的個人攝影作品,內容包含民雄中正大學周遭的地景與野生動物。平時熱衷於攝影與繪畫的顏鈺杰,就讀中正時,曾參與野外生態調查的課程。藉由當助教的機會,過上了好一陣子清晨賞鳥、夜半訪蛙的生活。

顏鈺杰▲講者:顏鈺杰

觀察生態的經驗,培養了顏鈺杰關注自然的視野,看見了人與土地、生物的衝突。顏鈺杰以中正附近的毒鳥、毒狗與路殺事件為例,道出了自己的無奈。「最快看起來最有效的方式,卻有可能是造成最多問題的方式。但是沒辦法這就是成本最低的方式。」但在衝突中他也反思,如果今天自己是站在農民的角色,當生計與動物權益相違背時,該如何選擇?顏鈺杰說自己沒有找到答案,但能做的是將大家的觀點與核心價值記錄下來。

「一行人沿著古老的送葬隊伍的足跡,逐一將青蛙、斑龜、黑冠麻鷺、白鼻心的屍體重歸於土,埋葬在龍泉溪流域附近。舉辦了一場場簡約而隆重的野生動物追思會,與生態告別。」—〈生態追思會〉

生態追思會寫的不只是與自然的告別,同時也是顏鈺杰與青春、單純以及這段在民雄成長經歷的告別。縱使有許多矛盾與掙扎,但顏鈺杰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嘉義留下,告別並非等同於結束,而是展開新的一次相遇。

(延伸閱讀:生態追思會

 

三段人生軌跡,一種對於民雄的認同

本次烈風講堂邀請到的三位得獎者,橫跨了不同年齡層,之於民雄都曾經是一位異鄉人。剛來時,對於一個新的地方,有著好奇,有著衝動,有著迷惘。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身分的轉變,跨過生命的關卡,民雄成為他們新的日常,三位作者都從中找到自己生活的答案。原先不同的行走速度,替在地注入了活水。土地改變了人,地方也隨著人的往來而蓬勃。地方可以只是他鄉,但也能成為生命中不可割捨的故鄉。

 

【主辦】重構大學路:認識、認同與共同行動計畫、慢靈魂咖啡、仁偉書局
【現場主持】楊玉君、呂慈芸
【行政聯繫】呂慈芸
【影像紀錄】黃郁惠
【文字紀錄】楊子鋒
【場地器材】慢靈魂咖啡
【海報設計】李依倫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