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流動:技術、風格造就獨特性,人際關係、社群網絡影響美髮師開業的位置。
撰寫:莊旻璇
一開始我們發現民雄市區有許多理髮店,很好奇這些店家為什麼會選擇在民雄開店?以及他們與民雄有什麼關聯?在提案討論過後,發現組員們對家庭理髮大多有著深刻的記憶,有人提及自己很享受洗頭時的按摩服務,也有人喜歡巷弄小店的人情味,甚至有些人的阿嬤曾經營家庭理髮。我們覺得這個主題除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也具有彼此的共同記憶,值得被好好保存與紀錄,因此我們希望能夠藉由這堂課,實際的探訪與調查民雄市區經營理髮店的業者,一窺當時美髮業的樣貌,並進一步了解民雄地區的美髮產業。
撰寫:何大貳
台灣理髮業的起源
在清治時期,當時執政的滿人為了方便統治管理以及民族優越感而進行文化同化,強制所有漢人男性剃成滿人的髮型,大量的理髮需求催生了最早的理髮師「剃頭匠」,除了替男性剃頭,也演變出了一整套包括掏耳朵、修指甲、修鬍鬚、按摩等等的美容服務。主要的工作型態則為擔著剃髮工具在街上隨機攬客,或是進行「包庄」,定期去人口稀少的村子中服務鄉民。
儘管理髮已成為民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但因為剃頭師必須與顧客有身體上的接觸,因此屬於低賤的「下九流」職業,在保守的社會風氣下,更只有男性才能擔任。
日治時期
到了日治時期,同樣希望同化台灣的日本政府不僅鼓勵民眾斷髮、留起西式髮型,也引進了「理髮店」的概念,理髮店的設備先進、環境舒適,更好的服務體驗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台灣人之間興起,理髮店的理髮技術更緊扣西方時尚,讓理髮不僅是為了符合規範,也是追隨流行文化的途徑。但這樣精緻化的「時尚沙龍」因為價格高,因此僅設立在熱鬧的街區,在鄉間理髮師遊走各個村落的包庄文化也仍然盛行。
日治時期理髮業的地位顯著的提升,流行文化的風潮讓美容美髮更受重視,再加上日本政府訂定了理髮試驗的篩選,與理髮業組成的公會「理髮組合」,都讓理髮師的專業性與自我認同提高。
戰後
在日治時期前期,理髮師傅仍多由男性擔任,但在二戰的爆發後,大部分的男性都必須轉從事戰爭後勤相關行業,因此理髮師的職業改由女性擔任,翻轉了理髮師傅的性別比例,整體美髮業也轉以家庭式經營為主。
戰後的物資缺乏、人才斷層,再加上社會風氣不如日治時期開放,讓台灣的理髮業發展停滯了一段時間,更導致許多業者掛羊頭賣狗肉,在過去理髮業的按摩服務中加入性服務,理髮業的從業人員再度背負了沉重的社會刻板印象。
直到 1970 年代後期,國內十大建設開始,經濟明顯成長,國外的流行資訊也逐漸引入台灣,大量的美髮沙龍店設立,其中以曼都為首的「二十創意」,集結了二十家沙龍店共用品牌、共享資源、共享技術,創新了美容美髮的經營模式,奠定了美髮業連鎖經營的基礎,各地區域性的理髮連鎖品牌蓬勃發展,如台北曼都、台中麗的、波菲爾等等,美髮品牌甚至跨足美髮材料與教育體系。
近幾年來,打著「去服務化」招牌的百元剪髮,靠著快速、平價的理髮方式迅速在美髮業竄起,吸引注重便利性的客群。
如今的理髮業走向分眾市場,經營型態可分為三種:長期存在的「家庭店」,收費便宜、顧客為住在附近,不講求流行的中年客群;大眾化的「一般店」,以服務取勝,走企業經營的模式,大型連鎖店是典型代表,技術迎合大眾需求;高格調、高品質的「精品店」,以技術取勝,無論是技術形象還是技術內涵,著重氣氛、風格,設計師本身也是精品店的一部份。
資料來源:
杜勝男. (2014).工具理性下臺灣理髮業的變遷.
陳怡帆. (2008). 個人風格的追尋 (身體的風格化歷程)——以美髮行為討論日常生活美學實踐.
蒐集:徐若禎、何大貳,統整:徐若禎
撰稿:張欣喬
台灣的職業學校源於日治時期,是學生在完成初等教育、拜師學藝之外,培養專業技能的另一管道。被歸類在技職教育體系的「高級職業學校」自2014年起改稱為「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共分為六大類十五群,其中,培育許多美髮師的「美髮科」隸屬於家事群。
包含美容科、美髮科與時尚造型科在內,截至2022年,全台灣共計有19間註1技術型高中辦理美髮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2022年開設美髮科系的大學有兩間,分別是弘光科技大學美髮造型設計系和樹德科技大學美髮設計與經營學士學位學程。
回顧經濟起飛的1960、70年代,台灣能透過工業締造經濟奇蹟、甚至被譽為「亞洲四小龍」,除了基礎建設的提升,培育大量基礎技術人才的技職體系更是功不可沒。
1973年(民國62年),台灣省教育廳選定在嘉義家職開辦全台第一個美容科;1985年(民國74年)東吳高職開辦美容科;同年,民雄協志工商開辦美容科,1988年招收美容科建教合作班至2016年停招,2012年更名為時尚造型科。
嘉義有著台灣第一個在技職體系下培育美髮人才的歷史,而1969年開始試辦、目的在於促進產業建設與學生職場專業技能的建教合作制度到了1980年代蓬勃發展,亦反映了本地高職美髮科增設建教班的背景。
在店家訪談中,我們有幸能邀請到曾在嘉義家職和協志工商接受美髮教育的美髮師,和我們分享當年學習的過程與經驗。
[註1] 美容:
基隆光隆、樹人家商、三信家商、三民家商、頭城家商
時尚造型:
台北育達、稻江護家、穀保家商、育民工家、同德家商、嘉義家職、東吳工家、華德工家、民生家商
美髮:
莊敬高職、龍德家商、育德工家、北斗家商、樹德家商
參考資料:
高職各校官網
撰寫:何沛璇
結合上述的文獻資料和本組於民雄的訪問調查,我們結合前人留下的研究資料,以及在地美髮師們的分享,我們所見所及的內容,統整成兩大項分享。
空間——人的流動:技術、風格造就獨特性,人際關係、社群網絡影響美髮師開業的位置。
因為獨特性,美髮店似乎受到的環境影響較小,不會因為開的店很多,市場看起來飽和,就選擇去其他地方開業,美髮的獨特性除了造型風格,也包含店內的氛圍,甚至是美髮師跟顧客的個性、聊天風格,都是美髮師獨特性的展現,因此只要找到自己的客群,就可以在高度分眾的美髮業中吃上一碗飯。
在訪問的過程中,沒有聽到我們調查前期假設的「因為民雄熱鬧,所以選擇在民雄開業」的工作動機,民雄的美髮師多是因為自己和民雄過去就有關聯,像是原本就住在民雄、嫁過來民雄,或是因為家庭照顧因素選擇民雄,如就近照顧家人、小孩在民雄讀書等等。在自己原本就熟悉的地方開業,也讓美髮師有累積顧客的優勢,有身邊的親友介紹推薦,也讓美髮師跟顧客更有相關的話題可以聊。
時間——技藝養成:師徒制、美髮建教班、美髮學校……,美髮師的學藝過程隨著世代、教育制度轉變。
透過文獻和訪問的內容,我們發現不同年齡層的美髮師,在技藝養成的過程頗為不同,台灣首次在教育體系出現美髮科是在1973年,因此最早的美髮科學生目前已66歲,於1957年出生。本次的訪問結果發現,60歲以上的訪問對象,皆是以拜師學藝的方式,在師傅的身邊當小跟班,邊看邊學的同時,也要幫忙打掃、顧小孩等雜事,師傅除了教授技術,也多會讓學徒「包吃包住」。40歲至50來歲的訪問對象,6位有3位是從美髮科畢業,其餘有兩位是去美髮店學習,一位是和美髮師丈夫結婚後向其學習美髮技術,學習管道較為多元。
組員/何沛璇、張欣喬、莊旻璇、何大貳、徐若禎
助教/遲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