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橋(thâu-kiô)」是民雄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位於民雄鄉的南部中央略偏西。頭橋位於嘉義來往民雄的重要道路—縱貫路台一線上,在清領及日治時期即具有重要的交通地位。
頭橋是興南村最主要的聚落,隨著鄰近聚落的發展與擴張,頭橋漸漸地涵蓋到附近各個不同的村莊,現在的頭橋主要包含四個村莊及其他八個村莊的部分地區,其中興南村與福樂村是頭橋最繁榮熱鬧的地區。
頭橋工業區與民雄工業區先後在此設立,工廠與大量工作人口遷入,一塊塊的農田與荒地搭建了一座座工廠與樓房,使當地逐漸繁華,也一同見證了台灣經濟成長的奇蹟。
從𥴊仔店到便利超商,曾經的超市到連鎖加盟店林立,令頭橋人印象深刻的頭橋夜市。在短短的50年,頭橋地區變化迅速,每個年代的繁華與流行皆有在此留下痕跡。可謂是個追隨流行,卻又保留過去風采的一個地方。
本文將聚焦在興南村與福樂村的發展,帶給大家頭一座橋的精采變遷史,以及見證這段變遷的各種老店家。
【頭橋的地名由來】
頭橋因位於漢人開台之初, 打猫以南到諸羅城所過渡牛稠溪前的頭一座橋地帶,因此稱之為頭橋。
【福樂村「埤角」的地名由來】
福樂村過去的地名是「埤角」(pi-kak),意思是水池旁,聽說現今福樂公園附近過去曾有個池塘。
【歷史與環境】
日治初期,頭橋與埤角便已存在,頭橋算是很早就已發展的聚落,現在的耀明宮附近仍可看見日治時期建造的木房子。而隔壁的埤角屬於灌溉較不易的區域,不易吸引外來的農戶,據當地文史調查直至1950年代仍未達百戶居民。從縱貫路來看,道路兩旁都是芒果樹,且道路十分小條,頭橋該側樓房林立,往埤角方向看過去盡是大片的農地與墳墓。
頭橋怎麼變成現在這樣的呢?
頭橋從過去的農村生活,變成現在熱鬧的聚落。工業區的出現、學校的設立帶來許多的人潮跟商機,居民數量甚至多到要建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工業區的出現】
民國62年及67年頭橋工業區與民雄工業區分別成立,帶來許多的就業機會,再加上地處民雄與嘉義市的邊界,地價相較市區便宜,交通也十分方便,許多外來人口大量移入因此出現越來越多的建案,漸漸在此形成一個熱鬧的聚落。
【福樂村及金興村建村】
上述兩個工業區分別坐落在埤角跟頭橋地區,為因應大量人口的移入,這兩個區域開始有大量的建案出現,在民國83年位於雙福村的埤角獨立為福樂村,而位於興南村南端的金世界社區獨立為金興村。
現今,福樂村已成為全嘉義縣人口最多的村落之一。
【大學的設立】
頭橋附近有吳鳳科技大學、嘉義大學民雄校區、中正大學、南華大學,為民雄帶來許多流動人口,特別是中正大學剛設立初期,學校附近還沒有許多商家時,許多學生都會來頭橋這邊吃飯、購物。
|
|
民國55年 台1線兩旁種滿芒果樹 |
民國70年 埤角開始有房屋建設 |
|
|
民國80年 農地漸漸消失,轉變成房屋 |
民國105年 |
【現在的頭橋】
現在的頭橋除了蓋許多新房子外,也有許多連鎖店業者進駐,過去的墓地及軍營在近幾年轉型成公園,使這邊的生活機能變得更好,另外也有台灣中小企銀、土地銀行,以及正在興建中的合作金庫,並且鄰近兩個工業區分別有頭橋郵局跟雙福郵局,小小一個頭橋就這麼樣的便利。特別是在埤角這邊,不像興南村被鐵路切割且大部分都是工業區的地,仍有大片土地的發展空間,許多建案也都選址在埤角,未來在北勢子公園預計會有600戶的社會住宅,可以期待未來頭橋仍然會持續蓬勃發展。
在地的居民其實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有些人認為興南村這邊才是頭橋,有些人認為埤角這邊也算是頭橋的範圍,並說這裡是大頭橋地區。如果要找正宗的頭橋在哪裡?重點是觀察門牌,門牌上面會寫著頭橋,有些店雖然會寫著XXX頭橋分店,但門牌上其實掛著埤角。
有機會的話,歡迎大家來這邊品嘗在地小吃,逛逛在地的商家,體驗與民雄市街不同風味的熱鬧聚落。
【連鎖店的出現】
雜貨店(𥴊仔店)是過去的便利超商,小小的店家販售餅乾糖果、日用品等等,每間(𥴊仔店)賣的商品都有所不同。
民國60-70年代,超級市場的概念進入台灣,當時頭橋居然也開了數間!
隨著人口的增長,80年代過後,越來越多連鎖大賣場、便利商店進入,特別是全聯的出現,對當地的營業環境造成劇烈的改變,當地的店家也因此受到強烈的衝擊,必須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這個競爭的市場生存下去。
【頭橋老店家】
①仁偉書局
經營至今40年,在頭橋搬遷過三次。雖然叫做書局,卻賣著各式各樣的商品,因應著當地居民的需求調整販賣的品項,像是賣著各式學生文具用品、玩具、卡帶與CD、節慶應景商品(春聯、燈籠等等),路過就能感受到節慶的氣氛,過去北勢子營區還在的時候,也會賣軍營內的必需品像是十行紙。現今二樓擺放的書籍是由第二代的小老闆選書,有許多與社會議題相關的書籍,並常與嘉義市的獨立書店共同辦活動,有空的話可以到二樓看書、參加活動!
②正益商行
小小的店面充滿了各式各樣南北乾貨、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許多傳統的糖果餅乾。老闆娘會很熱心的向你推薦這些南北乾貨該如何料理以及如何搭配。店內許多販售的商品都是鮮少在全聯或其他連鎖超市可以見到的,有空經過時不妨進來逛逛,帶走一些新奇的傳統零嘴吧。
③新玉山超市
經營至今45年以上,經營之初是一間麵包店,老闆請了許多師傅幫忙,附近的軍營一次都帶走數十條吐司,每天都有大量的訂單湧入。後來夫婦年紀漸長後轉作超市,而老闆娘因為會說一點泰語,因此自開幕當時店內主要販售泰國愛用的日用品及食品,當時移工剛進來台灣工作不久,許多東南亞商店尚未開始營業,因此生意仍然不錯。雖然在全聯進入頭橋後生意確實有所影響,不過獨特的販售商品定位仍還是有一群忠實顧客。
④頭橋供應中心
原名為頭橋超級市場,經營至今起碼42年,店面外觀雖看起來不大,但走進去後發現空間很深。頭橋第一家引入超級市場概念的店家,老闆當時看到國外有超級市場的概念,加上評估頭橋這邊未來發展的商機,就在這個點開店。
現今裡面最具特色的是賣一整排各種不同的酒,主要以威士忌為主,另外也提供菸的品項。在開店初期和一般超級市場一樣什麼都賣,後來受到政府規定以及全聯的進入影響,為了與全聯在商品上做出區隔,於是選擇賣比全聯更多元的菸酒,以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區域生存。
【頭橋夜市】
其實頭橋在70年代至80年代曾經有一個非常熱鬧的夜市!夜市在住宅區內的空間擺攤,算是一個小型的夜市,小歸小裡面的攤商十分多元,有吃的、有玩的,也賣了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種玩具、唱片,只要你想得到的,這邊幾乎都找得到。對於當時的居民來說,每周六的夜市是出門買生活必需品及休閒娛樂的地方,據不少鄉民的回憶,當時的夜市人潮十分擁擠,附近不同村莊的人都會來逛。
夜市在80年代末期就慢慢地消失,夜市的消失主要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是越來越多連鎖大賣場的出現取代原先夜市的功能,漸漸地就沒有人要來擺攤了。第二種說法是因為在住宅區的關係,當地居民抗議用電用太兇會讓他們家跳電,所以不想給店家插電,之後就越來越少攤販來擺攤。
目前現存的店家只有頭橋烤肉與涼亭旁的每周六晚上才會出現的泡泡冰。
調查、文字/姚雨諺、趙品清
助教/遲柏恩
感謝以下鄉民協助/仁偉書局 老闆娘與小老闆、
涼麵肉圓 老闆娘、
新港鴨肉羹 老闆娘、
頭橋供應中心 老闆、
新玉山超市 老闆與老闆娘、
福樂村 村長及村長女兒、
頭橋夜市泡泡冰 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