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podcast 平台開始大量成長,在包羅萬象的內容中,也包含了將主題聚焦在特定地區的「在地節目」,嘉義有著兩位獨立創作者,就算忙於自己的工作,也會定期撥空錄製節目。特別的是,他們在節目中邀請的來賓,常是一些圍繞在自身周圍的人脈圈,但平常不一定會被看見的在地人。透過他們的節目,聽眾可以在此發現超乎自己想像的故事,並翻轉對於嘉義的看法。
文章節錄自 嘉義市立美術館館刊〈回歸線〉|Vol.007|擴延的對話
撰文:陳奕達
張欽智(藝名:雞翅)出生在民雄鄉西昌村,出外求學及工作數年後,回到家鄉透過電子商務平台營運「無非咖啡」,銷售自烘精品咖啡。他於2020 年和葉蕙瑄(藝名:Alice)一起經營「雞絲放送」,節目常以狂放辛辣的風格,介紹嘉義地區的議題及趣聞,時常邀請在嘉義生活的來賓分享對時事的看法,是嘉義人彼此理解的渠道之一。
管中祥任職於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他與系上的學生一起經營「我的民雄朋友們」,與來自各行各業的鄉民對話,以各種精彩的生命故事,開拓聽眾對民雄的認識,風格溫馨且內容穩健深入。
# 做Podcast 是因為無聊啊,無聊跟懶惰是創意非常重要的動力
管中祥認為「我的民雄朋友們」這個節目一開始,就不是為了服務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因為「無聊」而玩票性地企畫了一季十三集的節目。但他認為要先有著對技術、知識及關懷的基礎,才會有節目的發生,並隨著節目的製作過程,回饋到自己所做的各種事情上。
管中祥提到他平常就很喜歡說的「非凡小人物」,強調許多「小人物」在社會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並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因此,若透過節目訪談,讓來賓回憶、整理自己的故事,並將生活經驗分享出來。我們便「可以從這些『小人物』的身上學到、感受到很多東西。」另外,他也提到現有的《民雄鄉賢小傳》 當中所記載的人物,大多是以仕紳或政治人物為基礎,但那僅僅是地方歷史的一部分樣貌。如果「小人物」的故事或這種「小歷史」都可以被紀錄下來,我們就會發現有各式各樣為生活努力的人,「這同時也是在建構整個臺灣的『大歷史』!
# 我們想讓大家知道,在嘉義生活是怎樣的一件事
由於「雞絲放送」開始製作節目的期間,剛好落在嘉義設計展的籌備期。張欽智觀察到,嘉義的文化底蘊像是正在釀製, 一直變化著。他想透過「雞絲放送」來與聽眾分享這個變化的過程,因此,沒有訪問的時候,便會與葉蕙瑄一起分享嘉義的活動、盛事,或者在嘉義觀察到的一些現象;邀請來賓時,也會緊跟著時事。「雞絲放送」思考的是,如何透過節目傳達「在嘉義生活是什麼?」這件事。他們試圖對話的聽眾,是正在思考要回嘉義,或者是正在關注嘉義的年輕人。他們想讓聽眾更深入地瞭解,在嘉義這一塊土地生活,會發生什麼事、會遇到什麼人。
張欽智在意嘉義的生活是否足夠有趣,也帶著返鄉後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對嘉義的關心及期待來製作節目。例如,他提到嘉義縣其實有六腳、鹿草等鄰近高鐵、房租又低,適合作為青年返鄉基地的鄉鎮,但因為縣市政策沒有整合,所以嘉義對許多想要創業的青年來說其實是不太友善的環境。
管中祥說「我的民雄朋友們」原本在這次九合一選舉,有訪問各鄉長候選人的計畫,但由於時間繁忙、難以充足地準備而作罷。因為,管中祥不相信僅為選戰而進行的採訪,可以有血有肉地呈現一個人的樣貌。管中祥覺得選後再邀請已卸任的前鄉長,以及新上任的鄉長,是在時間有限的狀況下,較為恰當的策略。同時也更可以讓大家認識到他們的「人」,而不僅僅是政見。管中祥透過跟大家當「朋友」的方式,除了在從政的「大人物」身上,看見「小」的特質,也可以讓公民政治的過程,展開更多有趣的對話。
透過不斷與「小人物」溝通和對話,「雞絲放送」及「我的民雄朋友們」解放了聽眾想像嘉義及民雄的限制,並形塑認同。但在一開始,這些節目僅僅是藉著podcast 製作的便利性,讓管中祥在「無聊」的時候,開始與他的「朋友」深入地聊天;讓張欽智在工作焦慮的時候「分心」,開始與其他返鄉青年開啟對話。隨著時間過去,這些對話在無遠弗屆的平台上,讓我們可以在世界各地,關心民雄的點點滴滴,瞭解在嘉義的生活;也可以透過「小人物」的故事培養對生活周遭的關懷、並激發創意的動力。
全文詳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