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爵兮」个鱔魚麵

發布日期 : 2021-04-19

何逢徽/撰

  「榮爵兮」的鱔魚炒、鱔魚麵,是四十多年來鄉民待客的著名小吃。它不但口味佳、口感好,還附上道地不油膩的柴魚湯,這些美食,曾征服無數老饕的胃口。此外,榮爵兮也跟上時代的脈動,推出:生燙魷魚、美味豬腳、三絲捲、蘆筍、竹筍等菜色,往少量、精緻、多樣化的模式發展。因此,他把店址移到僻靜的社溝路,舊業新開,照樣能招徠不少本鄉和外地的饕客。

  榮爵兮的父親「阿升師」1是民雄五、六十年前有名的「刀俎師」跟同年代的「阿壽師」、「阿福師」都是當年民雄餐飲業的佼佼者。榮爵兮年輕時常隨乃父出外辦外燴,回味當年他說:「以前辦外燴人手多,大鼎、鍋爐、柴炭、餐具桌椅都得請挑夫或人力『利阿卡』搬運。前置作業要提早一天啟動:土埆砌灶,熬煮高湯,處理菜底、槌打魚漿,各種菜色都從頭做到尾,全程自理。當時食材嚴重缺乏,豬肉和魚漿就成為主力菜料,有創意的師父將它衍生變化成六、七道不同的料理。豬肉、海產魚貝、香菇都是上等食材。味素是奢侈品,能省就省不敢多用。

   三絲捲、栗子肉、紅燒腳筋、冬瓜肉是阿升師的拿手菜。口味無窮、齒頰留香的菜尾仔是阿升師料理的精華所在,吃過的人無不同聲讚嘆。

   榮爵兮在父親的調教下得到真傳,打下良好的廚藝基礎。小月「攤頭」少,他就在市場前賣鱔魚羹或生燙魷魚。發泡魷魚只用鹼,絕不用其他替代品,發泡時間控制得宜,所以燙出來的魷魚口感特佳。沾料裡的糖、醋、薑、蒜調配得恰到好處,因此能緊緊抓住吃上癮的「舊雨」,也引來不少探路的「新知」。

  後來,他改炒鱔魚、鱔魚麵,他說:「熱鼎生炒鱔魚麵,在嘉義地區我算上早,這馬人人遐曉炒,但是火路、配料和用油的特殊處理,我算上用心!」

   他和許多藝術家一樣,在靈感枯竭時難免會有一番掙扎。為了想要開創事業的新局面,他曾隻身遠赴台北,投入圓山大飯店,從頭學起。他觀摩師父的廚藝,修正自己的觀念,另闢蹊徑,自創菜色。大師父的耐心和創意讓他心折,一道排刺從泡、洗、煮、燉要花五、六小時,過程毫不鬆懈;一道豆芽八寶,要先將豆芽泡軟增肥,挖成空心,填入八寶料,這種要命的細功夫,只有師父多價位高的飯店才能辦到。在這種競爭劇烈的新環境,他忍辛耐苦細心學習,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即晉升為「台菜頭手師」,這個頭銜真是得來不易。

  近二十年來,餐飲業的生態有很大的變化。他意有所指的說:「這馬總鋪師足儕,簡若民雄著有五、六十房。過去刀俎每一路菜攏唯頭做到尾,這馬若無想卜動手,十歸路菜攏有便。」

  民雄街上的攤販清理後,榮爵兮改在社溝路營業,時間從下午五時起。每當黃昏時刻,不時見到鄉親招待親友,來嘗民雄出名的小吃。阿中鞋廠的董事長,多次招待陳定南前來嘗鮮。光陽企業董事長也曾聞香下馬。整晚續攤還填不飽肚子的民意代表,或對口味太過挑剔的夜貓族,都是榮爵兮的常客。

  多年與油煙為伍的刀俎師,常因工作緊張,忙碌「喙乾過飢」而吃不下東西。平日「食桌頭,窮菜尾」少吃清淡食物的職業環境,常讓刀俎師無法擺脫胃腸、腎臟、肝臟、心臟血管疾病的糾纏。

  早期榮爵兮常利用閒暇釣魚為樂,釣魚熱讓他當上縣市分治後的嘉義縣釣魚分會理事長。現任餐飲公會的理事一職,貢獻一己之力,服務餐飲業者。  訪談時,不經意聽到「租桌兮」的電話。知道榮爵後天要去泰山,為離開民雄二十幾年的鄉親,辦五十桌的喜宴,他正準備外燴必備的桌椅、廚具、餐具和食材,還請八位幫忙的廚工,一起北上,鄉親在外「愛食故鄉菜,懷念故鄉情」總算有了印證。

 

1應為「阿生師」誤植。


書名/鄉親憶往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嘉義縣政府文化局
發行人/賴政友
發行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者/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主編/黃金山
作者/何逢徽、李滄彬、黃金山、張萬居、陳文茂、湯正雄、賴義雄、劉清海(依筆畫排列)
封面繪圖/何逢徽・插圖/何逢徽、黃志能
美術設計/周俊男
出版日期/200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