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何明心(1902.11.5~1962.7.9) 何逢徽/撰
──先生是位仁慈的「屠夫」。幼年失學,他以純真的本性,承受傳統社會的「正面價值觀」;實現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偉大理想。
何明心先生的祖父自福建遷徙來台,定居打貓。父親何寬讓,性情迂拙,只能出外做點零工養活自己,少有餘資給妻兒應用。母親郭甜,幫人做些散工,克勤克儉,養活明吉、明心、明強三兄弟。明心十四歲即在「大厝底」當長工。由於個性耿直,工作勤奮,頗受東家賞識。弱冠前與林旺家的令媛秀娥小姐成婚。辭去長工,幫岳父殺豬販肉。
明心體格魁梧,虎背熊腰。獲難逢的機緣,得拜「紅毛師」為師。由於學拳專心,待人忠實,深得師父器重。舉凡接骨,跌打損傷的臨床治療和處方,一並相授。明心不識字,處方靠記憶口述。在醫療不甚發達的年代,他分文不取的治癒了不少貧苦民眾。家境稍寬的患者送來的薄禮,他也悉數孝敬師父。晚間利用餘暇常隨師父到各村平和館示範教拳,聲譽大振。
大戰末期,日政府施行豬肉配給,內商都面臨斷炊的窘境。明心改途包租筍園。產期,清晨二、三點即整裝出門。一根扁擔四隻籮,採筍、裝擔、挑回、販賣都不假手他人。同行挑一擔,他利用休憩時間,回頭挑他的第二擔,同行對他的超人體能都嘖嘖稱奇。阿心嫂看在眼裏,心生憐惜,百般不忍,於是把家中的米飯都留給他吃,自己吃不粘米粒的甘薯簽。
台灣光復,肉商復業,胞弟明強驟然病逝,留下三子處境艱困。明心視同己出,悉心照顧,撫養成人,助其立業成家。
明心雖然不識字,為人處事頗受肯定,順理成章地當了兩屆的村長。為民喉舌,調解糾紛,籌款濟貧,爭取建設,任內處事四平八穩。偶有賠償糾紛,難以排解,他會不動聲色,自掏腰包補足償金。
大道公廟是「五色人」聚賭的場所。明心決心移風易俗。每當收攤回家時,必定入內規勸查禁,村民敬畏他,也都知所警惕。 明心育有五子三女。長男登科曾是漁市主任,次子清澤、參子清智、肆子清三、伍子進村都從事豬肉生意。長女何招、次女何圓、參女玉蘭也都婚後幸福。如今,老家廳堂壁上掛著一本泛黃的帳冊,記錄昔日貧苦顧客的賒欠,明心無意子女追討,唯企盼提醒子孫「行善為樂」。
書名:民雄鄉賢小傳
指導單位:文建會、台灣省文化基金會、嘉義縣政府、民雄鄉公所
發行人:何明宗
發行: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
出版:蘭潭出版社
主編:洪嘉惠
出版日期:1999年09月23日
從屬系列:民雄文教叢書【3】